張國安設計的棉紡生產現在只能走以水力作為原動力的路子。
八道河地區的那條攔水水壩已經把水面抬高了兩米多,這已經改變了它原先是季節性溪流的特點,基本實現了兩岸農田能施行簡單的自流式灌溉,這也是張國安敢於再一次大規模開荒的原因。
現在對這條水壩有了更高的要求了,需要它為水力紡紗和水力紡織提供較為穩定的原動力。
這樣,需要再一次抬高它的水位……張國安算了一下,這個水頭至少要到三米五高!
這個工程量不小,但是難度不是很大。
張國安完全把去印度地區的遠航安排交給了蔡二郎船長,讓他組織人手,組織貨物,責令半大小子小二和王徵兩人帶二十名火帽式和三十名火繩槍手,十五名炮手隨船同行。
張國安觀察過,這兩個半大小子在海上訓練時,表現非常好,也許天生就有能適應海洋生活的人。
其它隊員也差不多都是這樣,要比其它人更適合。
張國安專門找過他們兩個。
張國安說:“你們到了任何停泊地點,每一個人都要寫一篇日記,要準確,不能誇張……兩個人不能一樣!”
兩個半大小子愣了一下,小二搶著說:“放心,張主家,我定不會讓他抄襲我的……”
王徵一直認為自己除了比不上楊友行,寫情況報告水平最好了。
“哧!我如何會照抄你的?!上一次張主家還給了我一個良加的評價,而你是良減……”
張國安沒有理會他們兩個的爭吵,又說:“只能自衛,不得在別人面前炫耀武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打跑!”
小二眼睛亮晶晶地說:“若是看到壞人作惡呢?”
“……”
王徵不以為然地說:“沒有犯到我,關我等何事?”
張國安想了一會說:“只要可能給我們造成傷害的事情,就不要去管……一切以訓練出一去能夠完全適合海戰的衛隊為主!”
兩人半大小子馬上乾淨利落地回答了,“是,主家!”
張國安接著命令出發時,以王徵為正隊長,小二為副手;只要返航就以小二為正隊長,王徵為副手。
其實這二十個半大小子,人人都當過帶頭人,組織過別人行動,能力不差的。
這樣張國安就放心的組織自己的棉紡事業了。
如果說,他組織到印度地區的海貿,更多的目的在於訓練出一批參加過遠航的隊員,那麼,他需要透過建立水力棉紡廠培養出一批有一定技術的產業工人……
一開始他直接跳過珍妮機,準備上馬卷軸紡紗機。
它以水力為動力,不必用人操作,而且紡出的棉紗堅韌而結實,解決了生產純棉布的技術問題。
但是水力紡紗機體積很大,必須搭建高大的廠房,又必須建在河流旁邊,並有大量工人集中操作。
張國安感覺沒有必要在廠房上花費太大,所以最後選擇了騾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