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鵬得意地說:“從沒有白白準備的事情------”
四個人在車廂裡勾肩搭背商量了一下,到了賈府後,大概理出一個方案來。
不是我們忽悠你們,是你們上門求---不,逼著我們忽悠了!
知臨安府洪起畏在輕轎子裡,時不常就掀開轎簾看看那四輪驢車,感覺很奇怪,後來索性把轎簾搭在了銀鉤子上,一直看著。
這個車不同與太平車,竟然可以拐彎自如!
這要是自己家裡用上,方便的很啊!
到了賈府後,正門卻不開,只有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
那正大門是兩層閣樓式樣,一二層之間掛有一匾,匾上大書“敕造後樂園”五個大字,金光閃閃。
門口還蹲著兩頭巨大的石獅子,足有一人半高,甚是威武。
門口擺放此物,這個習慣大概是起源於唐朝。
那時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輝煌的都城,政府規劃了“坊”,相當於現在的街區,作為住宅區。
坊有圍牆,有坊門,便於防火防盜。
坊門一般製成牌樓式,並在上面寫上坊的名字。坊柱由一對大石塊夾著,以防風抗震,固定坊門。
為了避免石塊的生硬單調,能工巧匠們就在上面雕刻了獅子、麒麟等瑞獸,既美觀實用,又寓意吉祥。
這應該就是用石獅子來護衛大門的雛形,到了宋朝,獅子逐漸生活化,逐漸成為一種吉祥圖騰。
他們當時下車的下車,下轎的下轎,沒有走正大門,直接在知臨安府洪起畏府尊的帶領下,去了東邊角門。
那裡的門房見了他們,趕緊引入園子裡,那園子到處是奇樹怪石,幾條青石板小路彎彎折折。
拐到了一處花牆,那裡有一個月亮門。
進了進了月亮門,別有洞天。
兩邊是抄手遊廊,當中是穿堂,當地放著一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轉過插屏,小小的三間廳,廳後就是後面的正房大院。
那兩邊穿山遊廊的廂房門口,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它們見有行人前來,便鳴叫個不停,還真是鳥語花香。
臺磯之上,坐著幾個穿紅著綠的丫頭,一見他們來了,便忙都笑著躲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