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為民間提供醫療服務的機構主要有二,一為翰林醫官院,二為惠民和劑局。
至於御藥院,它的主要職能是服務皇帝和少數皇親國戚,與老百姓幾乎沒有任何關係。
太醫局則側重於推動國家醫學教育以及醫生考核,雖然也能提供醫療服務,但比較有限,其行政職能遠大於醫療救護職能。
翰林醫官院,隸屬於翰林院,絕對的事業編制,醫生數量多,醫療裝置先進。
他們常常受皇帝的指派到各地探察、救療百姓。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翰林醫官院的駐泊醫官制度,即醫官輪流前往地方參與醫療服務的制度。
如果發生疫病了,大宋政府經常為染病的民眾免費提供醫藥,同時鄉紳富商也大力協助。
在宋朝三百餘年間,共發生了大規模的疫病近四十次,基本上都被控制住了。
沒有發生歐洲地區那樣,一死就會死一大片的現象。
當然,這個時空大宋百姓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喜歡洗熱水澡,基本上吧,上一點規模的邸店都提供這樣的服務。
想當初林沖在發配的路上,也是能在邸店裡洗洗腳,只不過被人用了熱滾水。
吳大鵬這一次來找李德老闆是有自己的目的。
他想看看,能不能多弄一些珍貴藥材,比如說犀牛角之類的。
在那面的世界裡,吳大鵬的那個醫生朋友一次無意中說:“這玩意現在幾十萬塊一隻了,還有價無市呢……家裡有這玩意才能算上檔次的人物,其它的都是土豪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吳大鵬總是對能按照克來計算的東西感興趣,那麼多弄一些這樣的珍貴藥材,無疑比總是弄文物好。
犀牛角這東西,始見於《神農本草經》、《唐本草》,在大宋時期,它也是被認為是珍貴藥材。
據《宋史》記載,公元1054年“京師大疫”,仁宗皇帝當即令太醫配置藥方,並從自己的私人財物中拿出兩隻犀牛角,其中一隻是極為名貴的通天犀。
內侍李舜舉認為這種寶貝不可多得,萬一給老百姓用光了以後很難再找到,希望能夠留下來供皇帝專用。
仁宗卻說,“吾豈貴異物而賤百姓?”,強調百姓最為貴重,相比之下這些所謂的寶貝又算得了什麼,當即“碎之”,摻入藥中救濟百姓。
仁宗還命太醫選拔高明的醫護人員趕赴病區,根據病人病情配發相應的藥品,以防止“貧民為庸醫所誤”。
有人如此評論仁宗,稱“仁宗雖百事不會,卻會做官家(皇帝)”。
實在不知道“百事不會”這個判斷得自何處,但一個急百姓所急,把百姓放在心上的皇帝,才是真正的好皇帝。
****社會嘛,一切都只能和皇帝本人的好壞掛鉤。
那個李德老闆給病人看完病後,又給那人抓了幾副藥,吳大鵬看見他熟練地使用著銅戥子合藥,不一會便把草藥包好。
雖然這樣的街頭藥店在東漢時已出現,但多是個體民營性質,到宋代時才納入到政府醫療體系中。
大宋時期積極開辦官辦藥店,提供療效、價格都有保證的成藥,深受老百姓歡迎。
同樣,也還保留著個體民營性質的藥店,這個能起到補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