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與南宋同行> 第二十九章 萬士達的臺灣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九章 萬士達的臺灣行 (2 / 4)

早在南宋乾道年間,廣州市舶司瓊州分司就成立了,海口海關的雛形也就此建立了。

南宋《諸藩志》曾載瓊州所屬瓊山、澄邁、臨高、文昌當時均設有市舶司分支機構檢查過往商船,收取稅銀。

這些都是大宋極為看重的收入呢。

此時在廣州、泉州與海南之間形成了兩道海上貨運走廊,在這兩條海道上,總是有眾多的白帆順風而行,它們幾日功夫即可到達目的地。

這是一個自由貿易的時代。

但是有關臺灣的資料可就太少了。

而且,臺灣的相關研究者不喜歡把相關研究發到網路上,而是傾向於發實體書,這不得不讓萬士達親自來查詢一下了。

臺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

當時,三國吳王孫權派l萬名官兵到達“夷洲”,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誌》也留下了世界上對臺灣最早的記述,但是極不詳細。

隋唐時期稱臺灣為“流求”,610年,有一些大陸人群開始移居澎湖地區。

到了大宋時期,漢族人民在澎湖地區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以後,開始向臺灣發展,帶去了當時先進的生產技術。

12世紀中葉,南宋將澎湖劃歸福建**縣管轄,並派兵戍守。

萬士達事先在網上查到了臺灣有一家叫紅龍書店的地方,那裡說是賣一些對宋元明清時期臺灣有研究的書籍。

他感覺有意思,還真有賣這樣書的書店,擺明了是不掙錢的。

這家書店不大,書籍的種類也不多,整整齊齊地擺放在牆上的書架上。

書架下還有長條桌,擺放著古色古香的椅子,供客人坐著預覽。

一個拐角處擺放著高腳花架,上面放著盛開的蘭花,此時室內散發著淡雅的蘭香氣息。

店內還有一處茶臺,看整體的著色有年頭了。

萬士達進去的時候,看見那個店主一個人正在用電熱杯擺弄著功夫茶,動作非常熟練,是此中高手。

他便自己慢慢地在那些書架上挑著書。

那個店主看到萬士達正在挑選著一些地方誌的專門研究書籍,那些基本上都是一些固定的學者來看的。

那樣的人他大多都認識,很少看到類似萬士達這樣的人來看。

這個雨天根本沒有其它客人。

店主張澄明見萬士達的裝扮不俗,兩個人便坐下聊起天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