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希投資嚴格來說做的是VC(風險投資),我們從各個渠道拿到或接收專案計劃書,透過初審之後,會尋找一些夥伴,決定是否與創業者或經營者見面商談。”
“現在我們有雷總、張總、宋總、何總和賀總強強聯手,所以也幾乎不用去尋找另外的VC一起合作。”
“我們不但對種子期的專案進行投資和孵化,也會接手一些前景較為明朗的股權,當然,後者的價格會比較貴。”
“需要提醒雷總的是,種子專案的成功率不足1%,也就是說,我們每次投100萬,投個100次,即便相應股份價值達到1億,我們還是有可能出現虧損。”
為外人熟知的風險投資,其實是股權投資的一種,所謂的種子專案,就是隻有一個概念還沒做出產品的計劃,這個時候VC給它投錢,稱之為天使投資,專案孵化前景不錯或直接孵化出來之後,就會進入下一輪融資、然後是下下一輪……
這跟買股票差不多,把專案看成股票,你看好哪一個,就買哪一個,專案團隊給你股權,拿你的錢去發展,然後標的專案升值,你在任意一輪融資中找到合適買家、價格,就可以出售。
當然,像是BAT這些大企業,他們有足夠的孵化能力,有時候會直接把專案推到上市這個終極階段。
現在是3月31號週五,這裡是建希投資主會議室,剛才發言的人正是陳建希。
協議已籤,資金會陸續到位,雷昊現在已經可以在股權投資專案中發揮他的作用。
“資料在昨晚已經發給了雷總,等你給出意見,我們再開會談論,然後公司就開始跟目標團隊接觸,商討投資事宜。”陳建希帶著溫和的笑容道。
張東峰等人都不在場,雷昊過來開會,也只是帶了劉輝和李穎峰,而他面對的是一個被合作伙伴完全掌控的公司。
“能威電池的專案不錯,力鎧能源也可以。”雷昊簡短的說了兩個名字之後,又點出一些他“看好”的專案。
陳建希馬上就有點傻眼,這才過去一個晚上啊,雷昊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有這種速度吧。
“我只負責對價位的分析,還有對專案資本運作的前景分析,至於孵化與否,陳總你太高看我了吧。”雷昊說完他對計劃專案的看法之後,攤開手補充道。
作為在證券市場有赫赫戰績的存在,雷昊介入股權投資,在外人看來,他發揮的作用就是評估價位和分析標的專案或企業的資本運作前景。
比如用多少錢買多少股份,標的企業什麼時候或許能上市、股權買入之後收益比率會較高之類的事情,統統是雷昊的強項。
但分析專案是否值得投資、是否值得投入力量去孵化,陳建希等人是不怎麼相信雷昊的觀點的。
就像能威電池,它已經是個幾乎孵化成功的專案,最近一輪融資放出20%的股份,要求最少5000萬人民幣的資金,這些錢除了買相應專利的使用權之外,還有材料、器械等消費支出。
鋰電池的專案,放在哪裡都是熱點,隨便一個投資公司翻出來都會有不少這種專案在運作,建希投資自然一樣,他們也看好這個專案,而雷昊的話就是在說,他覺得買入價位合適甚至偏低、上漲前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