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好點了嗎?”
李海峰給嘔吐完的夏婉秋遞了一張紙巾,因為訂不到臥鋪的火車票,一家三口都在擠在了硬座區裡,到處都是難聞的味道。
因為李海峰是一個鼻炎患者,所以聞不到車廂裡那麼難聞的味道,但在1988年的綠皮火車上是好事情,夏婉秋就是因為鼻子太靈了才會直噁心。
夏婉秋搖了搖手,頭已經難受得抬不起來了,如果稍微抬一下頭,又怕胃裡裡面的水一下子湧上來,車廂各種各樣的味道。
這是一趟前往北方的一趟普通的列車,北方的鐵路系統比較成熟,不過密不透風的環境裡,各種味道交織在了一起,實在讓能聞到東西的人覺得噁心。
雖然還沒到春運,但在1988年的北方,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通是以火車和客車為主,絕大多數人會選擇溫暖的火車,火車上面還有可以用的廁所。
李海峰只能先讓夏婉秋一個人靠在座椅上休息,自己開始跟妞妞講解一下這趟旅程,他希望女兒可以喜歡這一次遲來的家庭旅行。
“爸爸,不是說北方很冷嗎?這裡有點熱!”
妞妞一邊說話一邊解開身上的大衣,上車前還是能感覺到北方晚秋那刺骨的寒風,而在火車上卻像是在春天一樣,惹得小孩子不得不脫掉衣服。
“傻孩子,這種車叫做火車,自然是比較熱一點的,剛才你不是在外面打了一個噴嚏嗎?”
李海峰用自己的世界觀來解釋室內外溫差,只是更像是一個童話故事一樣幼稚的解釋,其實車廂裡面比較溫暖,更多是因為車上的人太多了。
沒有一節車廂不是坐滿人的,就連廁所外面都坐著人,因為此刻的交通系統是比較落後的,每天停靠的火車不得不超負荷運作著,搭載超額的客流量。
燒煤的綠皮火車售價比客車便宜太多了,所以成為了北方在冬季中最好的交通工具,而且火車比客車更加準時,只不過每天開出的班次又特別有限。
火車只停靠一些特定的城市火車站,所以一部分乘客到站之後還要搭著其他車才能回家,從城市郊區到市中心轉車,一路從城市到小鎮,再從小鎮到鄉村。
這就是1988年的交通現狀,要是碰上了火車最大的死穴-春運,那火車反而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到時候上下車都是一個問題。
“請等一下,我們買一些東西吃。”
李海峰喊住了推車的售貨員,這也是綠皮火車的特色,移動的雜貨店,從頭到尾的推著這輛窄窄的小推車,兜售各種不知名的零食。
李海峰在小推車裡面翻找著,不是故意刁難售貨員,而是要找到生產日期比較新的食品,列車的乘客基本不買手推車裡面的東西,所以經常發現過期的食品。
找了大半天,李海峰才找到一包稍微新鮮的話梅,以及一瓶新鮮的可樂,被售貨員瞪了一下才支付了錢,這實在太耽誤了售貨員的本職工作了。
話梅當然是給正在被胃酸折磨的夏婉秋,酸的東西可以稍微抑制一下嘔吐的感覺,而那瓶可樂就是李海峰跟妞妞父女之間的小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