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就是六百秒,一百個問題,平均每個問題只有六秒鐘的時間閱讀,然後作答。這就讓人沒有思考的時間,只能以第一印象作答。
因為,規定好了每個問題都必須作答,做不完題目的懲罰可比做錯選擇的懲罰更重。
這裡面,有許多問題根本就沒有正確的答案,只是一個心理評估的依據。然後會有多位心理學專家,根據你的回答,給你做一個心理方面的評估。
往往在這些問題裡面,會隱藏幾道公司專門設計的問題,這才是公司測試的目的。
比如說,周遊就曾經多次回答過這樣一個問題。
假如遇到了海盜,在一場反抗之後損失慘重,抓住了兩個海盜,這個時候你會……
A:放了對方。
B:槍殺了對方。
C:把對方丟下海。
D:索要贖金。
周遊回答這個問題不下於七八次,第一次選擇放了對方,因為擔心海盜的報復。可是後面幾次的選擇,周遊都選擇了直接殺死對方。
他是一個船長,他要負責一條船上所有人的安全,還有自己對公司的職責。
選擇A,就代表他不能擔任一個合格的領導人。選擇C,對船員沒有威懾性,也不能鼓舞士氣。
至於D,那完全是一個陷阱,如果你真的選擇了這兒選項,那就代表你不適合這份工作。因為索要贖金根本不是一個船長應該做的事,跟公司的發展也是有衝突的。
這樣的問題還有許多,周遊隨隨便便都還能記住幾十條,所以,他把這些問題也都全部記在了電腦裡面。
透過這樣的測試,可以清楚的瞭解每個人心中的尺度和分寸,用以測試他能不能勝任現在的工作。
就好比周遊可以提出一個問題,假如上級吩咐要你殺人,你會怎麼做?A:殺人。B:不殺。
如果對方一直選擇B,那他再能幹,周遊也不會要,因為他要求的是一個服從的下屬。
當然,現在問這樣的問題還有些早了。因為船員們還沒有從他這裡得到太多的好處,你就讓人家賣命,那對方當然不肯。
這就好比對方只是拿一份工資,你卻要對方付出更多,條件都不平等,對方當然不肯。
一家工廠,你給工人三千塊錢工資,一萬塊錢工資,三萬塊錢的工資,工人的忠誠度當然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周遊哪怕是現在提出這樣的問題,也只是作為一個參考,不會作為評判標準。
但是等到他將獎金都發下去了,每個人在各自之外還可以得到比自己工資更高的獎金,這個時候,就需要對方做出選擇了。
光是想拿高工資,你的付出卻遠遠低於你的收入,這個時候,周遊也會毫不猶豫地辭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