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覺得漲知識了,原來還有這麼多道道,難道不是誰有才華誰上嗎?怎麼還有各種派系之爭,還這麼亂七八糟的,還底下必須得有人支援自己。
太亂了太亂了。
李承乾很是苦惱。
李承乾苦惱,長孫無忌又一次開始勸誡。
“承乾,有些東西是沒有辦法的,誰都沒有辦法解決這種情況。
英明神武如始皇,霸氣絕倫如漢武,兩人也只是能夠強硬的壓下所有派系之爭,而做不到解決。”
長孫無忌覺得李承乾有志氣是好事,可是有些事情不是志氣能夠解決的。
始皇那麼強,統一六國後,面對偌大複雜的帝國派系也只能是壓下去,確也做不到說徹底解決。
武帝拿打完匈奴的大軍解決了國內所謂的豪強俠士,可也沒有解決派系之爭。
這個複雜的問題,古往今來有太多的強者和大人物在解決,解決完還是存在,就不可能解決。
&;除非你能消除所有抱團的人。
“舅舅,就真的不能解決嗎?”
年少的李承乾不服氣,他認為英明神武的自己能夠解決一切問題。
長孫無忌沉默了,隨後開口道:“承乾,我們團結在你身邊本身就是一種派系。
解決不了的。
&;法理不過人情,能力相同的情況下,當然要用自己人了,舉賢不避親就是這個道理。”
臥槽。
李承乾心裡大寫的臥槽,尼瑪,舉賢不避親還有這個理解意思,過分了吧。
“東漢末期名將皇甫嵩年輕時就開始上戰場,他叔叔皇甫規就是當時征討外族的大將軍,他青年時就帶領漢朝的禁衛軍三河五校了,體驗過他叔叔的親衛軍,透過他叔叔見識過東漢名將段穎的銳士。
這不算是一個派系嗎?”
李承乾吧唧吧唧嘴,太難了,長孫無忌說的就是事實,而且這種事實情況還很多。
為什麼將門和世家門閥容易出人才,實在是資質同等的情況下,那些有過不一樣體驗的人更容易出頭。
世家門閥的子弟當官後處理政務輕鬆上手,原因就是家裡長輩本身就在言傳身教。
這就是家庭教育的問題。
整個華夏五千年曆史,像衛青那樣從一個馬伕成長到帝國大將軍,依靠自身一人打破階級隔斷的人太少了,基本沒有幾個。
所有歷史名人,只要你去細數,出身都沒有差過,基本上最差的都是地方豪強。
“承乾,派系這個東西沒辦法輕易磨滅的,就像朝堂上的瓦崗派,你怎麼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