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貞觀賣紙人> 四百二十三章代表性人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四百二十三章代表性人物 (1 / 3)

作為一名高智商的管理人才,馬周深信一點,那就是隻有利益才能安撫人心。

大家之所以會動盪不安,還不是因為利益不夠。

利益足夠,誰會動盪不安。

馬週記得,當初開宴會的時候,尉遲恭說過,如果老子當年能夠吃飽喝足再娶個媳婦生倆兒子,家裡經營一兩間鐵匠鋪,手下有幾個夥計,城外有幾百畝良田,天下還不是兵荒馬亂,那自己肯定不造反。

造反的原因還不是活不下去了。

長孫無忌當年的想法就是把自己妹妹嫁個高富帥,自己跟著高富帥混日子,有能力有機會就光復一下家族,沒能力沒機會就算了。

人生就是這樣,很無常。

一大半將軍都不願意承認自己造反起家的,都只會說昏君無道。

原因就是說出去太難聽。

誰不願意報效國家。

故而,馬周堅信,自己讓吐谷渾百姓吃飽喝足,給了他們一份工作,給他們打通了上升通道,他們絕不會被人一忽悠就造反的。

王世充那麼吊炸天,你把他扔到太平盛世去,看看他能不能崛起。

草原的楊師道看看自己手裡有新建造好的大型牧場,還有手底下專門研究種草的團隊,很好很不錯。

他覺得自己生活挺好。

手底下管著大大小小的牧場幾十座,牛羊數量達到三千萬,手底下大型商業城池有三座,其他小型城池有十幾個。

肉食加工廠還有三十家,羊毛紡織廠有二十多家。

而這些都是他這六年奮鬥在草原的結果。

楊師道現在看的很開,我就是一個管理後勤的人,我也沒啥目標,我現在讓草原民族吃飽喝足了,還把他們都給遷移到城市裡,改善了對方的生活環境,又都給了一份工作。

當然,這是順民的,不順的都被扔到鋼鐵廠工作。

真的是毫不客氣的扔進去,能活著出來算你本事。

大唐現在可是很缺鋼鐵和媒的。

楊師道把自己六年做出的成績整理一下,全都送到長安備份。

楊師道現在都不想回長安述職。

自己在這裡過的挺好,有功勞有苦勞,一直奮鬥在第一線,別人還會對自己豎起大拇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