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變化太快,誰都插不上手,每個人都獲得了自己的利益,再加上突厥在外,大家都需要努力奮進,以幹掉突厥為目標的前提下,每個人都只能老老實實的努力,儘可能的不破壞大局勢。
蘇曦在朔方開始籌備各種物資,利用往來的商人們帶貨,短時間內成功籌備起一批物資。
貞觀三年的大家都在努力,各種努力。
唐朝的各個名將都被派了出去,李孝恭被從江南撤回,開始接管長安的防務,再然後,各個大將軍逐步離開長安,前往外地任職。
這種環境下,有腦子的人都知道幹啥,而沒腦子的人看著驟然一變的氣氛,也都老實下來。
最起碼,長安城中國子監就不放假了,全都老老實實上課,誰都別想出去。
除了國子監,很多高門大戶都選擇了封門,不接客。
理由也都相差不大,家中頂樑柱不在,無法迎客。
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李二幹了一件大事,他把芙蓉園賞賜給了四皇子,也就是他和長孫皇后的二兒子,魏王泰。
芙蓉園中,李泰和杜楚客面對面而坐。
李泰最近在跟著杜楚客學習文化知識。
面對聰明的李泰,杜楚客很是欣慰,比有帥的李恪,還有隻會拿命搏的李承乾強多了。
杜楚客覺得自己還年輕,才華這麼高,當然得搏一搏了。
他要讓世人知道,京兆杜氏不光有杜如晦、杜淹,還有杜楚客。
李泰對杜楚客向來以師禮稱之。
杜楚客很滿意。
人都是有志向的,杜家有他哥哥和叔叔在,他放心。
沒有後顧之憂,那麼為何不選擇一個困難又刺激的理想,然後去奮力一搏。
而這個世界上,又有什麼事是比輔佐皇子,去爭奪不屬於他的東西更刺激的。
為了杜家,他不去選擇蜀王恪,李承乾不用他輔佐,有自己的班底。
最後最好的選擇,自然就是出身地位都不錯,又比較得寵的魏王泰了。
杜楚客越看李泰越滿意,比看自己兒子還滿意。
“老師,父皇允許我不之官,又賞賜了我芙蓉園,是不是對我特別滿意,對太子不滿。”
李泰拿探視的目光看向杜楚客。
在這個局勢紛亂,大家都迷茫的時代,李二依然對他各種賞賜,還是如此巨大的賞賜,他想不想多了都難。
他能不想多了嗎?
杜楚客眼神中流露出迷茫之色。
他也搞不懂李二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