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作監中,蘇曦把自己記憶中一項又一項簡單實用的農具鼓搗了出來。
隨著這些農具研發出來,房玄齡等人直接把圖紙甩給地方政府,你們自己去搞,反正你們都有屬於自己的工廠。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候的祿東贊和井上信長已經被驅逐出境了。
被大唐用溫柔的刀劍給請了出去。
李二覺得這兩個傢伙不是什麼好人,總想著謀劃他們大唐的東西。
而轉瞬之間就到了秋季,又到了一年之中最讓人興奮的時候。
往年大唐官員都挺喜歡秋季的,因為這個時候可以收農稅,很多很多的農稅。
但因為李二之前下令說的三年不收農稅,導致今年大家的興趣都不大,都只是派個人去統計一下農民的收成。
到是有一些官員想要暗地裡收一下農稅,少收一點是一點,能收一些是一些。
可惜的是,李二早早的預防了這種情況,把手下的御史派了出去,讓他們進行大範圍監督。
李二最狠的就是告訴御史們,只要你們成功舉報辦了一個貪汙的官員,我就把他家產的四分之一給你。
這是一個好辦法,很多貪官痛罵李二不是東西。
那群御史一下子就把眼睛瞪的溜圓,一個一個彷彿煉了火眼金星一樣,不放過任何一個貪官汙吏。
這種打了雞血一樣的態度,讓很多人憤恨不已,憤恨完以後就是各種清理賬本,把自己曾經遺留下來的手尾清掃乾淨。
故而,秋收之時,很多官員都不是很歡喜,而百姓則是不同,百姓們全都興奮壞了,一個一個百姓全都瘋了一樣進行收割自家地裡的糧食。
其中一些富有的百姓,甚至拿到了第一批,也就是最初版本的半自動農用收割機。
效率很高,相對於個人來說,效率不錯。
當然,即使是在全自動化的後世,也有一些地區用鐮刀,不是官府不給配,而是不合成本。
像平原地區的百姓官府都是直接送的。
你們儘快收割完才是最重要的。
如此情況下,百姓興奮,尤其是在不用交農稅的情況下。
百姓的富有程度迅速上升。
一些留下自家食用的糧食,留下來年種地的種子後,很多農民甚至會向官府售賣。
很多百姓發現,其實自己手裡是可以有錢的。
這是一種好的狀態。
對於生活有了希望。
正遊走在大唐中,負責視察大唐各地情況的魏徵,對於百姓的狀況很滿意。
心裡暗暗感嘆,如果大唐習慣了農無稅的情況,那也許是一件好事,從更多的地方找錢,把百姓摘出去,未必不是一件千古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