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美國會干涉嗎?
胡蝶認為那個可能不大。
只要摸不準暗影一族的皇帝態度,美國、乃至於墨西哥的高層,對尼德都不會有什麼想法。
皇帝改變支援,那尼德分分鐘就會因為某些不可預料的事情,發生意外。
如此激進的計劃已經不能說是動誰的蛋糕,簡直將蛋糕的原料那些都搶過來,自己製作一個新的蛋糕。
如果不是反腐敗法案推行後才正式生效,不追溯過往,官員怕不是全跑路。
胡蝶看完尼德的四年計劃,心裡有點羨慕。
像這樣激進的方案,她可不敢隨意推出。
只是胡蝶也沒有洩氣,給她足夠的時間,一定能夠將日本改變,變成一個強大的、只屬於鳳凰院家的日本。
說不定,在往後的一段時間,如德川幕府那樣,歷史將這段時間記載為鳳凰院內閣。
想到未來的史書評價,胡蝶又繼續將精力投入到下一屆的工作。
……
時間流逝,胡蝶真正開始治理國家,才發現,和治理集團還是不一樣。
治理集團,她只需要算經濟賬。
衡量一件事物能不能做,主要就是看賺不賺錢。
慈善能夠做,那是富人們將慈善搞成一門生意,穩賺不賠又撈好名聲的買賣,自然有人願意做。
但治理國家就不同。
繼續用凡事都向錢看齊的角度,很容易出問題。
胡蝶必須要學習新的知識。
以這個年齡,大多數人都不願意繼續學習,她願意,還能夠以最快速度學好。
胡蝶能夠成功就是靠好學和對自己有清晰認知。
沒有學好前,她不會想要推行自己的方案。
先從擅長的權斗方面下手,將權力搞到自己手中,然後再思考推行什麼計劃。
胡蝶很明白,想要讓日本人接受一個世襲的內閣不是不可能。
日本世襲的政治家早已經是民眾預設事實,世襲的首相也不會超過他們接受範圍。
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只要日子能過得好,上面是誰都無所謂。
但要是讓民眾水深火熱,還搞獨裁那一套,顯然就是嫌路燈的繩子不夠短。
所以,胡蝶只要保證大多數人的生活好,掌握警視廳等武力,基本不用擔心底層掀起浪花。
至於不希望看見獨裁者出現的利益集團,如五大財團和政客世家,對那些人,胡蝶也有辦法逐個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