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和所有繁華的大都市一樣,許多人初來乍到的時候,在紐約時報廣場容易被那裡的繁華迷了眼睛。
但前往其他地方,就會慢慢發現,紐約的活力大部分集中在那幾個知名地方。
在那些地方外,紐約和美國其他城市的區別不是很大。
這座城市已經有一些年頭,許多的建築物也都可以稱得上具有歷史的氣息。
歷任紐約市長很少在紐約的這一塊土地上,選擇搞什麼開發,認為搞基建費時費力又費錢。
對選票政治的紐約來說,政客們必須要保證自己選民的利益得到一定保障。
不說全部兌現自己吹的牛皮,可起碼不能遠遠偏離選民們的想法。
但戴維和那些人不同,他就是一個政治素人。
他看待現在的紐約,感覺這裡基建太落後,配不上世界第一大城市的名字。
所以,他決定先修一條高鐵,既可以給那些無處可去的流浪漢以及一些輕微的犯罪者,還有幫派成員提供正兒八經的工作,又可以讓紐約得到更好的發展。
只是該如何安置那些濫用藥品的人。
戴維還沒有想好,他知道,濫用藥品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永久不可逆,只能及時止損。
除非主再次彰顯祂的仁慈。
不然,那些人戒掉後,身體都會比常人弱很多,想要避免他們復吸,就要製造光明的環境。
想做到那些事情很難,但戴維沒有想放棄。
在他看來,出現這麼多藥品濫用者,不代表某個族裔墮落,而是代表市政廳的不作為。
但凡市政廳做一點真正的實事,而不是光說不做,也不會讓那麼多人陷入濫用藥品的處境。
他腦中規劃未來的事,望向車窗外面,街道很乾淨,這是構建文明城市的第一步。
車輛駛入布魯克林的非洲裔社群。
這裡沒有拉什麼橫幅歡迎。
戴維再三強調,不要大動干戈,甚至不準驚動別人。
他選擇到基層不是想要作秀,而是真心想要知道,自己做出的那些決定是否得到好反饋。
戴維心裡清楚自己的能力有限,在治理方面是一個外行,所以他必須時刻到紐約的地方,看一看自己的決定是否真正落實到位。
有沒有得到好的反饋,對不足的地方改進。
因為他是一個外行,在治理方面一點經驗都沒有,如果出於好的念頭反而辦壞事,那就不好。
比如說,每一個社群的勞工晚會就是他規定,每個社群在工作結束後,鼓勵大家聚會,學習一些興趣愛好,打籃球、看電影或者是學習音樂什麼的。
戴維敢於讓他們上班後聚集,就是他將紐約底薪提高到每小時四十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