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官邸呈長方形,地上五層,地下一層。
首相的辦公室平時都在五層,但開會的時候,安稻熊三將前往四層的會議室舉行內閣會議。
比如說今天,安稻熊三舉行了一次內閣會議,想要討論有關警視總監的罷免,以及下一任警視總監的人選。
這只是一次討論,得出結果也不代表就會立刻執行。
內閣辦事從不講效率,而是強調做事的流程。
想要迅速罷免一位沒有犯太大錯誤的警視總監,需要首相和內閣大臣們的強力支援。
現在的問題在於,安稻熊三對罷免警視總監有一點猶豫。
在他看來,警視總監做的事情,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警視廳的整體無能,怎麼可能強行按在警視總監頭上。
如此維護,絕不是安稻熊三和警視總監屬於同派系相熟的人,單純是出於一片公心。
“松永必須要被罷免,他實在太無能了,在他擔任警視總監時,東京的治安都亂成什麼樣子。
殺人、滅門、搶劫案等比比皆是。”
法務大臣率先開口發難,在這個場合之下,往往由一些地位較低的人衝在前面,替幕後大佬衝鋒陷陣。
國務大臣是內閣少數知曉詳情的人,搖頭道:“這件事情不能怪松永,經濟的下滑、國民憋在心中的不滿,造成一些混亂屬於很正常的事情。
我們不能因為這點小事就罷免一位忠誠的、盡職的警視總監。”
厚生勞動大臣面露冷笑道:“松永能夠稱得上盡職嗎?
我記得他成立一個專案組,到底是負責什麼,也沒有向內閣彙報,相關的資金卻不斷往裡面注入。
短短一個多月,專案組消耗的資金已經達到四十六億日円。
政府還在不停往裡面批預算,一個專案組,幾個人,這麼大的開銷合理嗎?”
安稻熊三看著下面的大臣爭吵,心裡明白。
與其說他們想要罷免松永的警視總監,不如說是想要知道,專案組到底為什麼投入那麼多資金。
東京最近的亂象又是從何而來。
內閣大臣們認為自己有權力知曉。
事實是他們沒有。
中情局不允許安稻熊三向國務大臣之外的人透露。
上面的人總是將自己得到的情報牢牢攥緊,而不會平等分享。
“專案組的事情,等一切塵埃落定後,你們自然知曉。”
安稻熊三不得不開口替國務大臣站臺,將這個話題按下,道:“現在我們討論的就是警視總監的罷免與否。
和專案組無關。”
“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