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月老志> 第1053章 隱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53章 隱衷 (1 / 3)

‘皇帝輪流坐,明天到我家’。帝俊既斬殺刑天奪得神王之位,自然害怕其他神尊取而代之。

在帝俊的左右權衡之下,神族內鬥極為激烈。最著名的當屬共工和祝融大戰,撞斷天柱不周山,引發曠世大劫。具體情景已經不得而知,舊史傳言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和地星環境不合,只是人族追述之辭,且又限於識力,不能明瞭當時的真實情況。

但共工、祝融皆為八神之一,位高權重,兩神交惡,自然為禍甚烈。最後太元聖母親自出面,煉五色石補天,才平息了這場禍患。

在神族內鬥中失敗而遭貶斥的神祇為數不少,皇天和太元聖母爭權,事敗後逃到西方另立神庭,直接造成了崑崙神庭的分裂。

隨著神裔的增多,帝俊也分封宗親功臣為諸侯,這些諸侯佔據膏腴之地,拱衛神庭,勢力甚強,便是赫赫有名的四靈霸主。

但是神族繁衍不盛,引用多是四靈世卿,位高權重,時日一久,便大權旁落。麒麟王被麋鹿所篡,貔貅國則一分為三,到了四靈末世,諸侯相互攻伐,神族分封的諸侯已經只剩下一個鯤國,鯤魚雖然為魚至大,鯤國在四靈七國中卻最為弱小。

眾所周知,帝俊迎娶羲和、嫦曦兩位神女,生下十大金烏,十二月女。逃到天界後,為了獲得羽族的支援,又迎娶羽族公主凰娥,生下一子,就是陸壓道人。

但帝俊的子女尚不只此數,帝俊坐上神王寶座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權位,分封功臣宿將和皇子,其中有兩人最為著名,便是帝鴻和帝江。

帝鴻是帝俊之子,素有賢名。帝江則為宗室大將,傳說他六足四翼,混沌無面目,實乃鯤魚之父,大鵬之祖。

混沌無面目本來就和魚類相似,鯤和混沌的‘混’意義相同,從魚從混而得名。

帝鴻、帝江夾輔神庭,保得帝俊神王之位磐石之安。

帝鴻制禮作樂,積極教化四靈,奠定了四靈人族的文化血統。但是神族並非不死之身,不論是煉氣還是煉體,皆有一定缺陷。

煉氣遺棄肉身,而後奪舍重生,煉體精元耗盡,化為異物,需要相當長的復養期。

帝鴻和帝江去世後,兩國的地位每況愈下,帝鴻之國的王權同樣落入世卿手中,終被鳳凰國所滅。

鯤國雖為四靈七雄之一,一直是邊陲小國,後來國主異想天開,禪位於宰相,國中大亂,麒麟國趁機來攻,幾乎亡國。繼任的國主招賢納士,慧眼識才,任用一人,姓樂,冊封為黃金上將,據說是帝江復生。因帝江妙解音律,天下皆知。此人果然不負眾望,率領諸侯聯軍連下麒麟國七十餘城。可惜國主突然去世,太子與樂上將不和,聽信讒言,使庸將代掌兵權,致使功敗垂成。

否則樂上將既為帝江復生,攻滅麒麟國之後,當尊奉神庭,必為龍族勁敵。勝負之數,尚未可知。

這也就不難理解四靈為什麼會有相同的語言文字了,帝俊分封藩國雖然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神權,卻也將神族修行之法傳到四方,祖龍帝國雖然暴政亡國,文化上的血脈連通卻使四靈混融為一,再無嚴格界限。此後帝王不管出身如何,皆欲廓清宇內,統一天下,自命為真龍天子,自以為繼承龍族帝業。儘管還有四靈強族崛起四夷,甚至宰割天下,劃地自雄,一旦兵鋒疲敝,龍族便能光復故土,這都是文化血脈深植的緣故,‘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只要火種尚在,便永無絕滅之虞。

不過一些妖魁巨孽已經窺見了此中關節,掘地三尺,誓要剷平一切根苗,此不光是中夏之罪魁,實亦人類之妖孽。

…………

御家雖是白巫山強族,也不想招惹神族後裔。

“什麼水伯,我出去看看。”

御三郎雖知鬼族公主有一個未婚夫,龍族大軍壓境,鬼族逃入深山,自身難保。神庭都被龍族攻佔了,神裔也成了無主遊魂,安敢與龍族作對?

御三郎和老胡從房中出來,走了幾步,又不放心,低聲吩咐道:“胡叔,你給我看好鬼族公主,別讓她趁機跑了。”

“好,我這就派人盯牢了她。”

老胡為了讓御三郎安心迎敵,連忙應承下來,解除他的後顧之憂。

祝英秀看到御三郎出洞而去,回房告知御秦夫婦,懷疑道:“御三郎能對付得了鬼族太子和水伯嗎?”

御秦笑道:“我三叔本領高強,量那二人也討不了便宜。”

“我出去看看。”

祝英秀不知御三郎有多大本事,那水伯能呼風喚雨,倒是不可小視。走到洞口,就在明欽也站在人群中,鬼族太子和水伯離了有一箭之地,虎視眈眈。

御三郎提一條朴刀,提腳踩到一方山石上,打了個哈欠,斜乜著鬼族太子等人,“你們這幾個蝥賊,半夜三更敢來我三聲洞撒野,擾人清夢,是不是活得不耐煩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