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外界後,他進一步感受到了大宇宙的不凡,他的身體在“微調”,在適應完整超凡大世界的環境。
總體來說,問題不是很大,他的道行未曾受損,實力依舊如故,頂多也就是有些水土不服的後遺症。
這種感覺,遠比那片懸浮在世外的秘境強烈的多。
他評估了一下,有個一年半載的話,他將會徹底融入這方宇宙,畢竟,他確實很不凡,在超凡世界崩潰後,一路逆行而上。
換成其他人就不好說了,他估摸著,大概需要十年以上載,甚至更久。
“體悟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宇宙規則,這也是一種磨礪和修行。”
接近大地後,王煊一怔,這顆星球上既不是古代世界,也不是科技感十足的現代城市佈局,無摩天大樓等。
總體來看,這顆星球像是蒸汽時代,當然,並沒有什麼蒸汽動力等,只是歷史時期有些相仿。
地上有跑的車子,不過是神話文明最粗陋的應用,天空中也偶爾可以看到鐵皮殼子在飛行,速度不快,是雜質非常多的超凡物質結晶和符文的運用。
“看來我離衍道、慕寒他們所在的那個文明有點遠啊,什麼殲星艦,機械族等,都不可見。”
大宇宙浩瀚,星域無限,生命星球如同一顆又一顆珍珠點綴在星空汪洋中,各種色彩的文明星土應有盡有。
王煊蟄伏下來,在一座小鎮生活,並不閉塞,但也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
他潛心研究新世界,很快掌握了這裡的文字,瞭解這裡的歷史,探索超凡文明的種種秘密。
他自然能發現,自己所學的文字和《違禁初篇》上的不一樣,看來還是得從那些大教身上入手。
他訝然,居然沒有發現那些養生主,甚至,連逍遙遊層面的人都沒怎麼見到,只是有一次去都城時,看到了兩個地仙。
終於,他弄清楚了,修行者另有世界居住,超凡和普通人有別,不在一起,要嚴格遵守某種約定。
王煊沒有急著去探索,而是耐心的修行,研究新世界,他在等自己徹底適應這片大宇宙再動身。
有一次,他去相鄰一座較大的城市的陳舊圖書館去借閱時,意外發現一本無人問津的書,裡面都是雜談等,其中一篇讓他大受觸動。
“超凡中心宇宙始終在變,每一次的偏移和變遷,都關乎著無數種族的興衰,數不盡星土文明的更疊。”
“我們這片宇宙是第十七宇宙中心,在此之前,已有十六個超凡大宇宙被放棄了,遠離了中央大舞臺,漸漸暗淡,沒落……”
“而在十七紀之前,更古早的舊聖時代,超凡中央世界究竟經歷了多少次的偏移和變遷,已經無法考證。”
“終有一天,我們這裡也會熄滅,成為偏遠之地,世界興衰,最強文明更疊,超凡之上,有什麼可以始終不變?”
……
王煊認為,本書中的這篇雜談,必然是從一個頂尖超凡生物那裡遺落出的感慨之語,絕非凡人所著。
他的心頭無法寧靜,超凡中央世界一次又一次的更疊,究竟有什麼在不動,不變?
超凡中心宇宙換了一個又一個,無論怎麼看,這種演變都似乎遮著可怕的迷霧,水非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