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克斯官方確定了扎克·蘭多夫將會缺席東部半決賽剩餘全部比賽的情況下,尼克斯對於騎士的優勢也變得不再明顯。
G4一戰,大比分1:2落後的克利夫蘭騎士把進攻重心放在內線和籃下,從一開場便不斷消耗埃迪·庫裡和大衛·李的防守精力。
尼克斯內線用人原本就比較緊張,只有埃迪·庫裡、扎克·蘭多夫和大衛·李三人作為常規輪轉,
替補中鋒傑羅姆·詹姆斯久疏戰陣,常規賽場均出場時間不足7分鐘,1.8分1.6籃板,到了季後賽更是被壓縮到了場均5.1分鐘。
現在蘭多夫因傷缺陣,尼克斯不得不增加大衛·李和埃迪·庫裡的出場時間,老將傑羅姆·詹姆斯也只能頂上去。
而這正是騎士主教練邁克·布朗今晚在進攻端所尋求的突破口。
林飛的防守再強,終究也只是覆蓋在中遠距離外線,在籃下對於詹姆斯突入上籃和騎士內線的低位防守,自然佔不到什麼便宜。
大Z多次在高位和詹姆斯以及特里等人進行擋拆,偏外線的投射威脅,讓埃迪·庫裡不得不跟出禁區,這就給了詹姆斯強殺籃下的機會。
林飛就算防守再強,但也要建立在身體素質的基礎上,面對詹姆斯擋拆後的暴力強突,只能盡力給出干擾,和隊友們積極進行包夾圍剿。
更何況今晚的速貸中心,主場哨同樣明目張膽,詹姆斯多次明顯的走步和進攻犯規,主裁判都選擇了無視。
作為進入聯盟第四個賽季的小皇帝,詹姆斯目前的防守還有為人詬病的地方,但起碼進攻已經比起新秀賽季徹底完成了迭代進化。
除了持球單打和擋拆的面框強突之後,詹姆斯在突破後的急停跳投、外線三分上,也擁有了不錯的把握性。
本賽季33%的三分球命中率,自然是沒辦法和林飛這種三分變態相提並論,但其實也已經接近了聯盟鋒衛線上的平均水準。
今晚這場G4的詹姆斯,充分效仿了G2贏球的打法,從一開始便和林飛拼力量對抗,依靠更變態的身體素質、爆發力、速度和耐力,
大幅度消耗林飛在防守端的精力和體能,影響他在進攻端的效率。
事實證明,這樣的策略的確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整個上半場打下來,發了狠的詹姆斯在12投7中,罰球10中8,獨攬22分的爆發下,騎士也在主場充分佔據了主動權。
德魯·古登和大Z兩名首發內線,同樣在中距離投射和籃下有著不錯表現,首發出戰的傑森·特里更是見了林飛就來勁,在G3低迷之後,這一場再度反彈爆發,半場便命中4個三分球。
反觀尼克斯這邊,林飛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防守詹姆斯的身上,但目前來看效果並不樂觀,而在進攻端,拉里·休斯和詹姆斯兩人合力阻撓林飛的外線得分,讓他不得不採取更多的突破手段。
今晚邁克·布朗算是想明白了,防守林飛這樣的球員只能選擇掐一樣,既然要防他的外線,那就要全力以赴。
雖然林飛有了98的上籃屬性,但騎士今晚再籃下協防上同樣做的很好,林飛的連續高難度上籃終究有運氣成份,
偏偏今晚的林飛和尼克斯,還就是差了那麼一些運氣。
整個上半場打下來,林飛12投只有7中,三分2中1,罰球3中3,拿到全隊最高的18分,外加3助攻2搶斷1封蓋。
埃迪·庫裡在籃下面對老邁的大Z,同樣有不錯的表現,半場便轟下10分4籃板,
但尼克斯的其他主力,馬布裡、阿里扎、大衛·李,以及替補上的內特·羅賓遜、和昆汀·理查德森,卻是在連續客場作戰的情況下整體低迷,手感冰涼接連打鐵,因此也影響到了防守端積極性。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今晚在籃板球的爭搶上,尼克斯全面被騎士碾壓,半場籃板15:24,整整少了騎士9個。
僅詹姆斯一人,上半場便搶下了8個籃板球,而尼克斯鋒衛線上的這邊林飛和阿里扎合計只有2個籃板,林飛0,阿里扎2。
尼克斯(46):(59)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