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薛祥十分清楚,脫口而出:“一千鐵匠,至少一個月。”
“可是下官現在只用了不到五十工匠,五天的時間。”
薛祥眉頭微微皺起,他也感覺到了這其中的差距。倒不是說,工部的匠人就不如韓度的手下。當然,工部匠人幹活的積極性,的確是沒有韓度這裡的高就是了。
而主要是技藝的變化,帶來的巨大差距。
韓度繼續說道:“下官舉這個例子沒有別的意識,只是想讓老大人明白匠人的重要性罷了。匠人掌握技藝,而技藝的革新都還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比如拿這次的腰刀來說,五十匠人五天完了一千匠人需要一個月才能夠做完的事情。這就相當於,有了現在的技藝,其他的九百五十人、以及二十五天都可以被節省下來,而這些人在二十五天裡面,豈不是又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
薛祥對於韓度的話,有些懂了,又好似沒懂。
韓度也不管他,比劃著雙手道:“這就好比是一股力量,以往的力量小,所以做同一件事,需要大量的人力、大量的時間,而現在透過技藝革新之後,這股力量變大了,只需要很少的人和很少的時間,就能夠做到。”
薛祥眼睛一亮,他明白了韓度的意思。
“而下官便將這股力量,稱為生產力。”
“好名字!”薛祥突然出言打斷韓度。想要生活,便要生產,用生產力來命名,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薛祥看著韓度沒有繼續說下去,不好意思的說道:“你繼續,繼續......”
韓度便繼續說道:
“生產力強了,物資自然便會豐富。現在下官一天鍊鋼幾萬斤的時候,一斤要賣三百文,等到下官一天鍊鋼百萬斤的時候,恐怕一斤只能夠賣三十文。相對應的,朝廷現在征伐北元一次,需要耗費幾百萬貫,到時候恐怕幾十萬貫也就足夠一次北征了。朝廷的耗費少了,百姓的負擔便自然減輕了。”
“原本一個人只能夠做一個人的活計,但是隨著生產力的增強,一個人可以做十個人,甚至是一百個人的活計。老大人你想想,一個人可以當一百個人使用,如此一來國家想要不國富民強都不行。”
“哈哈哈,說的好,說的好......”薛祥撫掌而嘆。看向韓度的眼神,再也沒有看後輩的神色,而是和他平等視之。
“想不想來工部?”薛祥見才起意,“老夫發現你實在是太適合來工部了。如果你願意的話,老夫回去就向皇上上書,調你來工部。只要你來了,老夫這位置,遲早有一天是你的。”
啥?
閒聊就閒聊,您老可別當真啊。
自己可還有寶鈔要作呢,怎麼能夠去工部?
要是老朱知道了,肯定會罵你不講武德。
明明是一場交易,您老倒好,現在來談上感情了。
“這個......”韓度不知道該怎麼回答薛祥才好。
薛祥見韓度態度抗拒,也不在意,拍著他的肩膀說道:“現在不來也沒關係,只要你哪天想來了,就和老夫說一聲,隨時恭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