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家放數百十個燈盞的。測旱澇的燈盞要放在大門兩邊,每邊六個,院中搭有‘燈山”、“燈樹’和豎有‘天燈”,檢杆的要放上燈盞,然後統統點燃。同時點燃大門樓下所掛的一對燈籠。此時滿院生輝,一片光明,燈花起舞,油香撲鼻。
謝令和道:“這還是第一個年頭參加上元,可真熱鬧。”
謝泉道:“這是年年都有啊。”
一眾人出來,僕婦們三三兩兩四周護著,好在此地都是官宦人家或者說是附屬關係的平民,是而他們兄姊也將得自由。
兄弟們大的手上牽著小的。
三郎牽著七郎,四郎牽著和謝道聆,司馬道生牽著八郎,五郎牽著九郎,六郎牽著十一郎。
謝令姜牽著謝令和,阮遙集就站在她們身邊護著。
秦淮河畔,歌舞昇平。
滿街花燈,燈影相顧。
謝令和指著遠處的大園子道:“阿姊,咱們瞧瞧那裡,好像是燈山來著,極漂亮的。”
“好啊好啊,咱們去看燈山。”
謝令姜欣然應允,燈山搭制素來有按五行八卦二十八宿佈局;有按南極、習匕極、啟明、長庚、牛郎織女等天上星斗佈局。豫州老家那邊極為重視燈節,沒想到永嘉之亂南遷,士族們也把這些習俗帶到了南方。
“那個是牛郎織女星?那個花燈好漂亮呀!”
“兄長們都文武雙全,想來肯定可以給我和五娘一人贏得一盞花燈吧!”
謝令姜笑著開口。
“長安大可以放心,保管阿兄會給你贏回來,這些漂亮的花燈。”
謝泉拍了拍胸脯,而後走到那店家面前。
“你這弓箭是如何賣的?”
“十文錢一根箭,倘若箭術高超,射中小球,即可。”
“那就只能靠射箭嗎?我瞧你這裡好像還有點猜燈謎?”
瞧見二孃謝道聆似乎有點不開心,四兄謝倏然忽然也發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