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那蕭寒絕在北齊皇開口之前,轉身,面向了眾人,道了一句:“無妨,不過是調查罷了,本王清清白白,承受得起,你們也不必多言些什麼,只需安心等著幾日後結果出來便可。”
此時,從蕭寒絕的口中說出來等著幾日後的結果這幾個字,面上聽著似是沒有什麼問題,但細細聽來,其實有些意味深長。
的確,幾日後,就會有一個結果。
不過這個結果不是關於他蕭寒絕是不是東夏奸細的調查結果,而是一個本該在都城席捲一場血雨腥風、但這場血雨腥風最終沒有席捲起來的結果。
此時蕭寒絕的眼中,似是已經看到了幾日後的情境,由是變得深邃無比。
而此時,蕭寒絕看著眾北齊百姓在這樣的情況下還這般地相信他,其實他的心中也是有感慨。
到底人心都是能焐熱的,他這兩年在北齊做得所有事情,全都是為了北齊的百姓在著想,所以也的確是為北齊的百姓做了不少的實事,這些實事同時也讓北齊百姓的生活改變了不少。
這些所有的人都能看在眼裡,都感受在了心裡,所以關於所有的一切,他們全都明白,如今他好似是有難,因為心裡對他的那份感恩,他們也由是想要幫他,想要為他來儘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
而,說起來,到底他蕭寒絕其實是東夏三皇子,究竟為什麼會來北齊給北齊百姓做這麼多的事情呢?
這個中的原因,不過就是跟他的母親有關罷了。
原本,他千里迢迢從東夏來到北齊,是為了調查他母親的死的真相而來,並沒有帶有其他什麼目的,也沒有想過他最終會給北齊百姓做這麼多的事情,他所之所以來北齊,完全不過是因為他的母親罷了。
而在後來,在他在這北齊調查他母親當年被害的真相的這兩年裡,他之所以又著力於為北齊改善民生,是因為他記得他小時候曾聽他母親說過,他母親小時候所待過的北齊,因為那時的北齊皇帝十分清明,所以那時的北齊民生也是十分的繁榮祥和。
母親曾跟他說過,她懷念那樣的祥和。
而在那個時候,蕭寒絕還小,他卻是不懂的。
當時他們在東夏宮廷之中,東夏是強國,北齊是弱國,饒是北齊如何地繁榮,怎麼能比得過東夏呢?尤其他們所待得東夏宮廷,更是富庶非常,便是十個北齊也不能相比。
那時候蕭寒絕不懂。可是到了後來,等到蕭寒絕長大了,母親含冤而死了,經歷過東夏宮廷鬥爭的殘忍了,那時候他才明白,有些富庶,根本就是金做的牢籠罷了,在這個牢籠裡,分明遍地都是金子,可是牢籠裡所有的鳥兒,還有為了一點點的黃金爭個頭破血流。
到最後,自然會有一隻鳥奪得了所有的黃金,可是最終這個巨大的金籠子裡,對於那隻最後勝利了的鳥兒來說,也不過只剩下了黃金了而已,和遍地的血腥,這樣,又有何意義呢?
鳥兒原本是鳥兒,原本是該展翅高飛的,被困在金籠子裡,其實又有何意義。
在東夏宮廷裡的時候,他的母親常常都在懷念在宮外的日子,以前他不懂,後來他知道了,他母親懷念的是自由,是平和,是安寧,是這個所謂的牢籠裡,不能給她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