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縣道上,四匹馬,四個人,向咸陽城踏馬而去。
陽光下,把他們的倒影,映襯的如夢似幻,似乎那團黑影,在交軹追逐著,似要觸碰那延伸到那夢所達不到的方向。
.........
第二日午時,他們便趕到了咸陽城。
武國國君親自帶儀仗隊來迎。
看來是魏義已經先遣派他人,把金昌年受命來咸陽的事情報與了武王。
場面不可謂不宏大,武王看來對金昌年是誠意滿滿。
金昌年等人入城之前就已下馬,此時均單膝跪下行禮。
這是胡人之禮,盛行於武將上下級之間。
武王看到金昌年並未行稽首禮,也不生氣。:
“金卿請起,諸位都起來吧,不必拘泥禮數。來,隨孤入宮,孤與愛卿可是有很多話要聊呢。”
金昌年卻突然一改剛才的畢恭畢敬,退後一步,跟武王拉開了距離。:
“不必了,我如今來,是為我墨家公道而來。希望武王言而有信,若我金昌年身死,則還我墨家信譽公平。”
此時武王為彰顯自己識賢舉能,能夠放下王之尊貴,禮賢下士,親身來迎金昌年。
所以來時就已異常招搖,此時的咸陽城處已是因為金昌年的到來和武王的鑾駕蒞臨,而被堵得裡外三層,水洩不通了。
武王自然沒有答應金昌年什麼條件。
可如今,金昌年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這樣說了,若他當真身死在此,便等於反向將了自己一軍。
這涉及華州城和華陰縣的疫疾與金昌年等人無關的昭文已下。
若日後再改詔令,昭告疫疾是為金昌年和墨家所為,便難免會被人詬病,也會被世人懷疑他的用心。
如此,他看向金昌年目光,不禁多了許多怒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