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令之謙虛兩句便是帶著人馬匆匆離去,倒是寶船太監只召來了心腹囑咐了幾句,自己則是不動。畢竟他只是來坐鎮,代表了皇帝對這事兒的重視,真要辦事,他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
“周意可是跟著端親王出門了?”寶船太監忽然這麼問了一句。
陶君蘭納悶怎麼寶船太監突然問起周意來,當下雖說心中疑惑卻也是答了:“是跟著出去了。沒想到公公也知道周意。”
寶船太監微微一笑:“周意是我徒弟,我又怎麼會不知道他?當年皇上要給端王身邊派人服侍,還是我推薦了周意。本想著端親王是個好性兒的,讓那小子也跟著享享福,卻沒想到端親王竟是有大造化的。”
陶君蘭不知道這事,卻是意外得很,當下微微訝然之後,卻也飛快在心中琢磨了一下這事兒。
寶船太監突然說起這個,顯然不只是為了說說。或者說,寶船太監這是在示好?想端親王府示好,告訴她其實他和她們也是十分親近的。
這樣一想,陶君蘭也就笑了:“卻原來是如此,這麼算來,公公也和咱們端親王府是有淵源的了。既是這樣,那我以後可不再拿公公當外人了。公公也是,在王府裡,只管隨意就是。周意服侍王爺,這些年更是立下汗馬功勞。您是他師傅,別的不說,我卻是要替王爺多謝教您才是,若不是您教出了這一個好徒弟,王爺又怎麼能有周意這樣的臂助?”
周意的確是十分能幹,這一點誰也無法否認。王如和周意看著是差不多的,可是凡是遇到重大的事情,到底她和李鄴都更傾向周意一些。誰叫王如性格就不那般沉穩,總叫人覺得靠不住似的?
寶船太監笑著搖頭:“陶側妃這般說,我這張老臉卻是沒地兒擱了。”
又說了一陣子閒話,寶船太監才又道:“其實這次讓王爺去查那貪汙的案子,最初也並不是皇上的的意思。而是有人後來煽動了皇上。”
陶君蘭一怔,下意識的便是追問:“是誰?”
寶船太監壓低聲音,吐出一個人的名諱:“宜妃。九皇子的生母。”
陶君蘭心中一緊,隨後怒火滔天——宜妃,好個宜妃。竟然這樣算計李鄴!
一時她又想,宜妃的所作所為,許就是皇后的意思。皇后這般要讓李鄴去查這件事情,讓李鄴離京城,到底是為了個什麼?總不可能只是為了讓李鄴去吃點苦頭。
或許,皇后設了一個什麼局讓李鄴跳?或許,讓李鄴過去,是想讓李鄴永遠的留在那兒,再回不了京城……
陶君蘭機靈靈的打了一個寒噤,只覺得遍體生寒。起初他們都以為那是皇帝的意思,是不願意李鄴摻合廢太子的事情,不願意被人分了權。所以他們都不覺得會有什麼危險。可如今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那就又不同了。
陶君蘭面色不好,寶船太監便是知道這是想到了自己想要提醒的事情上,於是輕咳了一聲:“側妃也該想法子提醒王爺才是。”那日當著皇帝的面兒,他也不好提醒什麼。後頭也沒找到機會叫人傳話出來,再後頭叫人去追,卻是沒追上。
說實話,就是不為了李鄴,為了他自個兒的徒弟,他也是不願意李鄴出事兒的。周意這些年的孝順和敬重,他都瞧在眼裡。他還巴望著以後周意給他養老呢。
陶君蘭當下也是清醒過來,忙不迭的點頭,然後匆匆就與寶船太監告辭,心急火燎的將劉恩召進府裡來,準備和劉恩商議此事。
劉恩是有和李鄴聯絡的法子的,而且,劉恩還負責運送物資過去的事情,更是處理這件事情的不二人選。當然,她身邊最能依仗的也只有劉恩。
而且,不只是中了圈套這事兒,還有慎兒那事情他也不打算瞞著李鄴。畢竟,萬一對方想用慎兒威脅李鄴呢?必須提早防範才是。
在等著劉恩進府的時候,陶君蘭心裡也想了許多。她覺得,將慎兒弄走的人,必然是皇后。也只有這樣,一樁樁一件件的事兒聯絡起來,就會發現裡頭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些關係編織成了一張大網,將他們扣在裡頭,兜頭落下!想要一網打盡!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百度搜尋:若)
比奇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