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沒真起了心思計較,因為此時寶船太監適時出聲提醒了:“皇上,那刺客被抓住了,您看是不是叫人審問?”
皇帝聽了這話,倒是看了陶君蘭一眼,隨後又看寶船太監:“這事兒就交給你了。務必審出來,到底是誰在背後搞鬼。”
“皇上英明!想來若是查清楚了,日後端親王府也能有個清淨了。”陶君蘭磕頭謝恩,又哽咽道:“王爺素來與人為善,遇到什麼也儘量隱忍不肯和人起了爭執,怎麼就偏偏就還有人處處與我們端親王府過不去?求皇上與王爺做主才是!”
陶君蘭哭得可憐,自然也就讓皇帝想起了李鄴來。李鄴的性格的確是個溫和的,只是似乎從來都有不少人不喜李鄴,處處為難李鄴。從幼年時候遭逢大難算起來,李鄴著實已經經歷過不少的事情了。而他這個父親,也的確是從未為李鄴做過什麼,就連主持公道也沒幾次。
就好比之前李鄴遇刺受傷,又被人驚了馬,這些一樁樁一件件的,雖說沒有確鑿的證據,可是他也心知肚明知道到底是誰在背後搞鬼。不過為了朝堂的安穩,勢力黨派的均衡,他到底只********了。
這樣一想,皇帝又想起了太后說的那句“偏心”了。冬至宴上,太后說的那些話,的確是沒有半點錯。皇帝沉吟著,心裡漸漸生出了幾許愧疚來。
對於李鄴這個兒子,他的確是虧欠良多。以前也就罷了,畢竟是身不由己的時候更多些。可是現在呢?現在想想,他作為皇帝,卻是連自己兒子都護不住……別說兒子,就是兒子的兒子,也是沒保護好。
慎兒的事情也就罷了,拴兒若是再有個什麼……
皇帝忽然有些不敢想了。
皇帝兀自沉思良久,連早朝的時辰耽擱了都沒反應過來。直到寶船太監提醒了一句。他這才醒過神來,匆匆打發了陶君蘭之後,他這才往朝堂上去了。
寶船太監則留下來處理這次的事情。
“是誰在背後搞鬼,想來公公心知肚明。”陶君蘭撥出一口氣,拍了拍裙子上的灰,然後看著寶船太監微微一笑:“還請公公幫忙才是。”
陶君蘭是將方才皇帝的神色看得分明的,她知道皇帝這是心中生出了愧疚了。一時有些嘲諷,又明白這是難得的好機會。廢太子的好機會。
寶船太監倒是也沒推辭,應了一聲。
而陶君蘭則是收拾了一番,然後就去見太子妃了——太子妃如此形事,她也得給對方點顏色看看。不可能就裝作什麼都沒發生過。
或者,不是太子妃的意思,是皇后的意思。不過,不管是誰,她今日都要不客氣一回,好叫他們知道,她不是什麼好拿捏的人。
別忘了主動權還在她的手上!
因去得早了,太子妃剛好要用早膳。陶君蘭見狀便是一笑:“太子妃這是在等我一起用膳?那我便是不客氣了。正好出門太早,早膳也沒用。”
太子妃只得吩咐人添碗筷。然後垂頭斂目,也不率先開口。
陶君蘭也不開口,慢條斯理的用餐。說實話,宮裡的這些早膳,未必比得上王府的精緻可口。不過花樣也的確是不少就是了。畢竟王府人少,也犯不著折騰那麼多早膳不是?
因為太子妃也跟著一起吃,所以陶君蘭倒是不必擔心下毒,放心大膽的吃了個心滿意足。說真的,她是真的又累又餓,此時熱食進肚,整個人都是舒緩了不少。
待到用完了早膳,陶君蘭這才似笑非笑的看了太子妃一眼:“到底不是親生的,看來太子妃是的確不願意讓那孩子進宮了。既然如此,那我就做一回好事,將那孩子送到太后或者皇上手裡罷。順帶,再好好的談一談那孩子的身世。你看如何?”
(這是月票550的加更喲~,下一次加更是在600~大家多注意自己月票,有的話,請投給阿音吧~謝謝大家的支援~麼麼嗒)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百度搜尋:若)
比奇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