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永久網址,請牢記!
既然太后如此說,那麼陶君蘭自然也沒有藏著掖著的必要。【比奇首發】道:“以往太后還能牽制住皇后,王爺還可輕鬆些,如今太后身子不好,只怕平衡之勢要被打亂。我想問問太后,可還願意不願意幫著王爺。”
太后一直盯著陶君蘭,眸光漸漸銳利起來。忽而嘲諷一笑:“當時是情況緊急,我答應了你。怎麼,如今你又打算怎麼威脅我?”
“自然沒什麼可用來威脅太后的。”陶君蘭從容的抬頭看著太后:“上一次我將該說的話都與太后說了。太后您心裡想必是有數的。”
“我大可讓皇帝去母留子。”太后徐徐言道,有條有理:“再叫太子發誓將來善待他的兄弟也就好了。再則,端王手裡有權,他也可自保。我又何為要幫你對付我的孫子?一樣是孫子,沒有厚此薄彼的道理。”
“王爺心裡有恨,太后想必是清楚的。既然如此,他就不可能真和太子和平共處。他委屈隱忍那麼多年,如今已然爆發,又如何還能再忍?”陶君蘭搖搖頭,輕聲將太后的話駁斥了:“而且從來就沒有什麼是絕對平衡的。照著太后的想法,太子將來登基,或許一開始王爺是能自保。可時日漸長呢?胳膊又怎麼可能一直和大腿抗衡?而且,終究名不正,言不順。”
看著太后神色不動,似乎毫不在意。可陶君蘭心裡清楚,太后如今是在認真聽她說話的。當下繼續說下去,“去母留子適合幼子,太子已經成人,這麼做,無非是叫太子更恨王爺罷了。再則,太子也並非是治國良才,想必太后您心裡清楚。”
“可幫了端王,太子一樣會死,我豈不仍舊是幫了一個害了一個?”太后哂然一笑,微微搖頭。
陶君蘭也是輕輕搖頭:“王爺仁厚,不會要太子性命。只是皇后的命和王家那些人命,王爺卻是要定了。”李鄴這些年隱忍得多厲害,那心裡的恨就有多厲害。
而她心裡也很清楚,太后看重的是太子的性命,而不是皇后和王家的。因為只有太子身上流淌著皇家的血脈,是皇家的人,是太后的親孫子。
“陶氏,你想做皇后?”太后卻是忽然這麼問了一句。
陶君蘭微微動容,面對太后犀利的彷彿能看透人心的目光,她最終沒有選擇避開,而是微微一笑大方承認了:“自然是想的。(最新章節閱讀請訪問比奇)哪個女子不願做正頭夫人?以往不可能也就罷了,如今既然有機會,我自然也是想的。我與王爺這麼多年,我也自問除了我之外,別人不可能越過我去。”
“你真是志在必得。”太后似笑非笑,“怪不得你對王妃之位表現得不甚在意,只怕你心裡早有盤算,看著更高的位置。我還真沒看錯你,你果然是個有野心的。以往你可藏得真好啊,竟是瞞過了所有人。就是我,也曾一度險些相信了。”
對於太后的說辭,陶君蘭不否認卻也不承認:“今日換做任何一個女子,太后這般問,她若說不願,那必然是撒謊。且我自問並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之事,想來就算有這樣的心思也不算什麼罷?”
陶君蘭說得坦然,倒是叫太后有些吃驚。不過這也只是壓在心裡,表面上太后卻是不曾表現出半點的。正因為做過皇后,她心裡便是更清楚,的確是所有女子都會羨慕嚮往那個位置的。今日換做李鄴任何一個女人,必然也是有所期盼。陶君蘭沒有撒謊。
至於陶君蘭說的她沒做過任何傷天害理之事,太后卻只是付之一笑。上位之路,哪條不是血腥密佈?不過是說得好聽罷了。
關於這個問題,太后沒有再多問,只是又迴歸了正題:“說罷,說說你的盤算和主意。讓我瞧瞧,你到底有多少能耐。”
陶君蘭深吸一口氣:“顧惜既然已經成了莊嬪,太后想必也清楚這輩子是不可能再有其他出路了。她是顧家的女兒,她若是得了寵愛,做了皇貴妃,想必顧家也能跟著壯大聲勢。對王爺也是臂助。再有,枕頭風也是十分厲害的,有著顧惜幫王爺說好話,皇上總會更和王爺親近幾分。”
“皇后早已想到,一直防著顧惜呢。”太后嗤笑一聲,想起自己讓顧惜過去服侍皇帝,才不過幾日功夫顧惜就又病倒了去不了,便是忍不住眯了眯眼睛。“宜妃生了兒子之後,越發會籠絡人了。顧惜只怕沒多少機會。”
陶君蘭明白了太后的意思。顧惜想要得寵,皇后是阻力,宜妃更是阻力。而且,宜妃本又是皇后和太子的那邊的,兩下一聯手,顧惜還真是沒什麼機會。
“太后您也說了,覺得芯蘭太累捨不得。我與太后出個主意,您看叫宜妃來與您侍疾如何?至於皇后,皇上身子不好,太子也病著,您也病著。想來她必然是心急如焚,也願意禮佛茹素精心潛修直到皇上病癒,太子歸來。”陶君蘭微微一笑,看著太后的眼睛輕聲問:“您覺得如何?”
這段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是卻是給了顧惜一個緩衝時間。足以讓她在皇帝心裡佔據位置了。
太后琢磨了一下,發現這個法子的確是個好法子。兵不刃血便是將事情解決了。而且也是合情合理。
皇帝不止一次稱讚宜妃善解人意,那麼善解人意的宜妃想必侍疾也是十分不錯的。至於皇后,造了那麼多的罪孽,也該清淨一番好好償還罪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