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王妃和武王妃也是鬆了一口氣。
不知道是不是喝了藥的緣故,太后沒過多久醒來了一小會,不過又很快睡過去了。即便是如此,也十分叫人振奮了——太后神智還是十分清楚的。
眾人都鬆了一口大氣:太醫也說了,只要人能醒來便是沒什麼大礙了。剩下的就是日積月累的調養了。
既然太后沒什麼危險了,自然眾人也就生出了別的心思來。
莊王妃和武王妃偷偷的咬了咬耳朵,最後又將主意打到了陶君蘭的身上來:“陶側妃可知道宮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
陶君蘭看著莊王妃和武王妃那架勢,就知道這兩個是半點內情也不知道的。也是,若不是李鄴專門讓劉恩回來一趟,她也同樣是一頭霧水。
大約天底下除了李鄴會這般事無鉅細的將事情告訴她,其他人都再不會了罷?尤其是這樣的事兒。這算是機密了,能少一個人知道就少一個人知道為好。
不過她當然也不會說出來,當下她只搖搖頭:“我也不知。”她們交情也不深,又何必開口多說?反而說了保不齊這事兒就被傳出去了。
莊王妃和武王妃一臉失望,卻都不再理會陶君蘭了。陶君蘭也不在意,隨後捏了一個橘子在手裡剝開慢慢的將橘子瓣兒取出來,又將白色的經絡去了,擱在一隻白瓷盤裡。想著等會兒給拴兒和明珠吃。如今成日裡烤火,不吃些果子和降火的東西,很容易就上火了。所以每日裡她都吩咐給準備一碟子新鮮果子。
今兒匆匆進了宮,卻也不能將這事兒忘了。再則,就是太后吃也是好的,畢竟吃了藥嘴裡發苦,吃點有味道的果子或是果脯也好受許多。
殊不知她這般舉動落在莊王妃和武王妃眼裡,卻是被偷偷議論了一回。都覺得她這是裝模作樣,不關心太后。
其實陶君蘭心裡也正擔心著李鄴——雖說當時知道李鄴用胳膊替太子擋了一下硯臺,可是卻不知道傷得這樣重。看那架勢就知道必然不像是李鄴說的那樣輕鬆。只是當時匆匆忙忙的也沒來得及問。這會子她心裡就擔心得不行。
還有皇帝——這事兒怕是讓皇帝氣狠了,就是不知道會如何收場。會不會廢太子?若真是如此,那倒是好事了,至少對李鄴來說是好事兒。
不過,光是這樣的話就氣成了這樣,那麼以後呢?陶君蘭想到宜妃那件事情,便是微微的眯了眯眼睛。若皇帝知道了那件事情之後,會如何?會不會當場氣死過去?
不,皇帝應該會先將太子打死。這次皇帝那麼將東西砸過去,固然有在氣頭上的緣故,可是的確也是太沒分寸了。也虧得李鄴擋了一下,若李鄴沒擋,那太子如今會是什麼情形?
太子真被砸死了,那本朝可就鬧出了天大的笑話了。日後這個事情一定會被一直議論下去,成為千古笑談。
陶君蘭還關心的是,那個宮女最後會如何——是留還是不留?若留了,皇帝心裡膈應,若是不留。對於至今沒有個正大光明子嗣的太子來說未免有些殘忍。
所以,皇后那頭的意見就很重要了。這一次,皇后是會狠心捨棄自己的孫子,還是心軟一回再激怒皇帝?
不知不覺間,陶君蘭倒是將果盤裡的橘子都剝光了。當下她便是端了出去給拴兒她們吃。結果一出去,卻是看見張嬤嬤坐在廊下,不知道在想什麼。
微微一怔,陶君蘭便是上前去勸道:“嬤嬤坐在這兒做什麼?這般冷,還是進屋求吧。”
張嬤嬤搖搖頭,道:“看見太后那樣,我心裡難受得很。太醫之前就說過,讓好好保養著,不然冬天便是危險了。我也一直小心翼翼的,結果——”
“太后這是礙了人的眼了。”張嬤嬤冷冷發笑,語氣裡都透著一股狠勁兒:“太后這麼多風浪都見過了,這次哪裡會栽在這裡?”
陶君蘭點點頭,認真道:“既然嬤嬤這樣覺得,就更該好好照顧太后才是,莫要讓人再有機可趁了。”
張嬤嬤嘆了一口氣,隨後又道:“改日你讓芯蘭進宮一趟,好好逗著太后開心開心罷。芯蘭最會逗著太后開心了。”
陶君蘭點點頭:“待到太后醒了,就讓芯蘭進宮來罷。”只要太后能好起來,不管怎麼樣她都願意去辦。這個時候,太后決不能有事兒,李鄴更不能失去這麼一個靠山。
(繼續求月票~有的親,記得投給阿音哦~還有每天的推薦票,大家也順手投給阿音吧~嘿嘿,阿音先謝謝大家啦~至於怎麼投月票,阿音在書評區置頂了方法,大家可以去瞧瞧。若有疑問,可以留言,阿音會看見的。)
比奇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