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周意卻是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皇帝這是在懷疑,將此事稟告上來是李鄴的意思,還是他擅自做主。
幾乎不帶半點猶豫,周意便是斷然道:“是奴才自作主張。不管是王爺也好,還是側妃也好,都是主張瞞著這件事情的。尤其是王爺,在試了試發現並不能清楚說話之後,心情很是低落。”
其實這根本就是李鄴的主意。不過當著皇帝的面兒,卻是不能這麼說的。
不過皇帝顯然卻是不信,只“哦”了一聲便是沒了下文。
周意壯了壯膽子,又道:“王爺的脾性,皇上您是知道的。從小到大都是那麼個冷淡性子。對什麼事兒都不上心不計較的。奴才著實是擔心王爺,才斗膽告訴了皇上。”
至於擔心什麼,周意沒明說,不過想來皇帝很容易就會明白。
皇帝當然明白。所以面上的神色更加不好看。周意這話讓皇帝想起了一些不大愉快的往事。
深深的看了周意一眼,皇帝的聲音忽然就聽不出喜怒來了:“朕記得當年你還是朕賜給端王的。”
周意不敢抬頭,依舊保持著跪伏在地的舉動:“回皇上話,是的。”
“你跟著端王多少年了?”皇帝又問。
周意心裡默默算了一算:“也有快要二十年了。”
皇帝沒在說話,倒是在心底感慨了一回:是啊,一轉眼過去二十年了。從他們父子漸漸疏離,也有二十年了。一切都是因為李鄴的不能言語。或者說,是因為那次中毒。所以才會有了今日父子疏離的情形。
當然,這樣的疏離,對李鄴來說也未嘗不是保護。
只是如今……
皇帝最後還是沉聲道:“出宮去。”其實聽了這番話之後,他倒是更想去看看李鄴。
對於皇帝突然駕臨,陶君蘭自是受寵若驚。更不敢怠慢了。當然,同樣來獻殷勤的還有康王和莊王武王。當然,誰都是沒預料到皇帝會來,所以都在臉上帶了幾分吃驚。
皇帝看在眼裡,同樣注意到李鄴有些沉鬱,以及康王看向端王的古怪眼神。
九公主同樣紅著眼睛拜見了皇帝。不過在行禮之後,她卻是驀然跪在了下去,道:“父皇明鑑,兒臣既已出了宮,也進了駙馬的門,那就是駙馬的人了。斷然沒有再回宮去的道理,而且駙馬如今受傷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兒臣如何能離駙馬而去?”
皇帝看了一眼九公主,伸手將九公主扶了起來,道:“駙馬既是因你受傷,你留在此處照顧他,自也是天經地義。今日雖未成禮,可畢竟是進了門。想來駙馬也不會拘泥這點小事。”
頓了頓,又道:“你有如此舉動,朕心甚慰。”
這便是讚許了。也是,換做尋常人家,這樣的舉動也是義舉了。更別提還是公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