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好醫生> 第九百一十一章 決戰玄武門(大結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一十一章 決戰玄武門(大結局) (3 / 6)

就這時候,他身後有人小聲說話,卻是他的心腹歐陽利。歐陽利小聲道:“主人,怎麼站在這裡,有什麼事兒,咱們回自己的帳篷再說吧”

王平安輕聲嗯了下,回頭道:“剛才大帳之中的話,你可曾聽到?”他並不禁止手下偷聽自己和別人商談事情,如果不想讓手下知道,他會提前說明,讓手下退下,歐陽利就會明白,而他不提前說,那就是允許手下偷聽,畢竟有什麼事情,他還是要依靠手下去辦的。

歐陽利點了點頭,道:“褚遂良深夜到來,必有急事,屬下自然要在帳外聽聽,以免他們算計主人。”

“你也聽明白了,聽出他們是要算計我了?”王平安小聲道,說著話,他向自己的帳篷走去。

歐陽利小聲道:“沒怎麼太明白,但卻感覺事情有點不太對勁兒。要進行兵諫,這種大事,為什麼長孫大人不說事成之後的好處呢?”

王平安嘿了聲,道:“好處?舉著為國效忠的大旗,如果談好處,豈不是在人品上落了下風,他不談我才不會起疑,他是怕我為了得到更大的好處,從而產生異心,所以才不談的。”

兩人進了帳篷,歐陽利道:“可是,他不談,屬下才會起疑心,要不然不會起疑的。”

王平安在地毯上坐下,嘆道:“這事要是他和你去做,就會談了,可和我一起做,那就不必了,你我處境不同,想法當然不一樣,如果一樣,那才奇了呢,他豈有不知之理”

歐陽利哦了聲,想想也對,他挑開帳簾,把歐陽兄弟們全都叫了進來。在利益集團中,歐陽兄弟是絕對和王平安一夥兒的,身家性命全都系在王平安的身上,他們只能和王平安一條心,不存在反叛的可能。而就算他們反叛,別人也不會相信他們的,而且做為王平安的心腹,要是他們叛變了,又不是什麼出名的武將,只能算是傑出的一批能人異士罷了,一旦背叛原主人,那不管是誰,都是不敢再用他們的,他們的前途,甚至人生,也都到此為止了,王平安一完蛋,他們將是第一批被滅口的人。

對於絕對可以信任的手下,王平安沒什麼好隱瞞的,把事情說了,而且還說了兵諫的後果。歐陽兄弟們大驚失色,都難以相信,他們竟然會被捲入到兵諫這種大凶險的事情當中去。

歐陽義問道:“主人,你說的後果,只是你自己的猜想吧?說不定長孫相爺,並不會這麼對付你的。”

歐陽雙卻道:“可也沒準,要照我說,長孫相爺會這樣對付主人的,十成裡面有九成啊”

歐陽兄弟們議論紛紛,意見慢慢一致起來,他們雖然曾經都是江湖草莽,可正因為他們以前過得是刀頭舔血的生活,所以對危險來臨更加敏感,都認為兵諫的後果,對王平安不是太妙。可馬入夾道,現在是隻能進,卻沒法回頭,該如何應對,便成了難題。

議論了一會兒,王平安道:“現在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了,那就是我們要逼著長孫無忌,在兵諫開始時,他必須要承認他是主謀,而不能把責任都推給我們,只要他和其他大臣們能分擔風險,那我們再幹起來,風險就小很多了。”

歐陽利嘆道:“要是狄仁傑在這裡就好了,這小子鬼點子最多,沒準兒能想出什麼好辦法來。”

王平安嘿了聲,道:“他正在看押那些皇親國戚,事情也是很棘手的。雖然那些皇親國戚是因為武媚孃的陷害,才被關進了大理寺,可終究是皇上下的旨意,要不然武媚娘哪有權去關他們。狄仁傑又要關押這些人,又要安撫他們,讓他們不要對皇上產生誤解,心中不要有怨恨,這差事可是難辦得緊啊”

歐陽利想了想,忽然,他眼睛一亮,小聲道:“主人,兵諫時長孫無忌要親自在皇上的身邊,可他用的是咱們的侍衛啊,如果一旦你出了事,咱們的侍衛哪可能消停了,他們定會反撲,皇上身邊的禁軍不是咱們弟兄的對手?你一出事,豈不是代表皇上就會出事,就算皇上出不了啥太大的事,可只要你一喊,那長孫無忌就得出事啦,侍衛們只聽你的話,可不會聽長孫無忌的話,他身處咱們的人包圍之中,危險更大呀”

王平安啊了聲,想想也對啊,自己光想著長孫無忌要過河拆橋,要算計自己,可頭疼之下,卻忘了自己同樣可以反制長孫無忌這年頭,不,不是這年頭,而是哪個年頭都一樣,誰有兵誰就是老大啊,自己有兵,自己就是老大呀

可褚遂良為什麼在臨走時,又說了那番話呢?對,長孫無忌真實的兵諫目地,同樣沒有告訴褚遂良,而褚遂良想的和自己也一樣。不過,估計著褚遂良現在也該明白過味兒了吧

王平安道:“長孫無忌是要先把我逼上絕路,絕路的終點就是懸崖,而我要是不跳下去,就得回頭,可回頭時,絕路卻已被他堵死了,所以要想活命,只能聽他的可他有什麼事,要讓我非得聽他的呢?”

非得聽長孫無忌的,就代表不能臨時背叛,可什麼事是能讓王平安不顧原定計劃,而會突然間背叛的呢?那就一定是此次兵諫的最終目地,而這個目地長孫無忌沒有和任何人說,甚至連暗示都沒有

帳中眾人你看看我,我瞧瞧你,突然間,眾人齊聲說道:“皇上”

王平安重重地點了下頭,道:“不錯,是皇上我真夠笨的,到了現在才想到這點,而且差一點就想不到啊”

長孫無忌知道王平安和李治的關係好得和親哥倆兒似的,就算有矛盾,也是兵諫以後的事情,可在兵諫結束之前,長孫無忌要對李治做一些事情,他怕王平安救援李治,所以逼迫王平安,使得王平安不敢去救李治。

因為長孫無忌很瞭解王平安,王平安是決不肯做出同歸於盡的事情來的。要是王平安發現長孫無忌要對李治做什麼,那他可能會帶著突厥兵撲過來的,長孫無忌是沒命,可混亂之中,府兵一定會認為王平安要造反,成千上萬人的廝殺中,啥解釋也不好使,只能打完再說,長孫無忌活不成,王平安也同樣要玩完的,這必然是同歸於盡的結果

可王平安一定不會接受這個結果,他是不肯死的,那麼就只有接受另一個結果了,這個結果相對來講,就比較溫和了

歐陽利驚駭地說道:“難不成長孫大人要另立新君?那現在的皇上怎麼辦?”

眾人同時想起了上一次的玄武門之變,當時的政敵同樣是被殺掉,而當時的皇帝李淵卻失了權勢,做了太上皇,所以就算李淵再對玄武門之變不滿,他也無法做出任何的報復行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