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廳中冷場片刻,只聽劉若愚出聲道:“既然如此,咱們也照著做便是了。”
丁奧有些尷尬,道:“爹,就怕咱們沒這能耐。”
“唉,你這孩子就是死心眼啊。”劉若愚搖頭道:“咱家說從諜報選人才,可說了自己去辦諜報班?你將考察調研的東西整理一份出來,咱們名正言順地向皇太子求人。那諜報班是大明的,又不是錦衣衛一家的。”
丁奧恍然大悟。
這是要明搶啊!
且不說徐惇肯不肯,皇太子能答應麼?
丁奧到底是劉若愚挑選出來的衣缽傳人,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關節:皇太子一定是會答應的。
如果進了諜報班就等於進了錦衣衛,日後這裡就是個小山頭。如果讓學生在畢業之前不知道自己的歸屬,他們在校期間的歸屬就只有一個:大明。
而且錦衣衛一家獨大豈是天家樂見的?否則成祖為何要設東廠呢?
只有讓東廠和錦衣衛均分,互相監督,天家才能得到更全面的訊息。尤其是錦衣衛已經出現了兩次吃裡扒外的惡*件,第二次更是直接變節叛逃,最後都由錦衣衛自己處理了,顯然不能讓人釋疑。
——不過,如果東廠也能有一個自己的諜報班,那就更好了。
丁奧心中暗道。
……
“殿下,第一批達到里斯本的錦衣衛已經傳回了訊息。因為人種不同,工作進展並不順暢,只找到三個商人成為外線交通員,並且承諾他們日後可以到大明經商、定居。”
徐惇在東虜殄滅之後有了更多的時間呆在京師,對蒙古方面進行佈局,同時也不忘在南洋和泰西開展工作。
從這點上來說,總參軍情司就顯得志大才疏了。他們固然有與錦衣衛一爭長短的想法,卻缺少眼光和魄力。許多事都要上頭的命令,而朱慈烺的位置和壓力是不可能顧及到每個角落的。
比如在泰西布點,在朱慈烺的行程規劃中屬於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這類事想起來了會說一聲,更多情況是想不起來的。但對於大明的諜報工作而言,這事就屬於重要,但不緊急,所以徐惇不可能為此專門來徵詢皇太子的意見,全靠他自己做出工作決策。
朱慈烺需要的正是徐惇這樣的干將。
ps:
求月票,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