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金鱗開> 三二零 此時愁煞桓司馬(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三二零 此時愁煞桓司馬(二) (2 / 2)

作為一個現實主義者,他更不會在所謂的民族情懷上浪費精力。然而當他來到這個世界,因為出身而位居大明帝國的高層。

就不得不關注這股能夠左右未來走向的清廷勢力。崇禎十七年的十一月初,順治還沒有在北京舉行登極大典。

究其本意,肯定是不願意步李自成後塵,剛剛登極便被趕回關外去。聖母皇太后要下嫁叔父攝政王多爾袞的訊息也被故意放出了風聲,試探旗中貴人和朝中大臣的反應。

朱慈烺因此得到了密報。不過這條訊息並不被宋弘業重視,甚至以為是金鱗會在暗中故意抹黑。

對當代的明人而言,一國國母竟然要下嫁,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但凡能過得下去的人家,都不會讓媳婦改嫁。

更何況竟然還是改嫁自己的小叔子,這非但是傷風敗俗,簡直就是悖逆**了。

殊不聞,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寡嫂應當像母親一樣供養起來!在德王府東邊的小院裡,草木已經開始凋零,但並不算掃興。

朱慈烺與吳甡、孫傳庭圍坐在院中的石臺旁,觀賞小院秋景,看似閒淡,實則卻仍舊離不開天下大事這一主題。

在朱慈烺的推動之下,關於滿清的習俗、規則,漸漸在朝臣中普及開來,所以吳甡等人聽說皇太后要下嫁攝政王的事,也只是淡淡點頭:蠻夷禽獸固然如此,沒什麼好驚訝的。

“從此之後,多爾袞的勢力恐怕就要凌駕其他東虜權貴之上了。”吳甡一邊摩挲著自己的腰帶上的玉墜,一邊道:“只要他再一放手,讓兩黃旗打兩個敗仗,日後就是真正的一言九鼎。”孫傳庭也道:“如今虜廷內外交困,想不打敗仗也不容易。臣派人收羅了萬曆時候的老檔,仔細研讀之下方才發現,若是老酋努爾哈赤不死,這建奴之亂恐怕早就平息下去了。正是黃臺吉繼位及時,改弦易張,推行漢制,建奴才有了如今的聲勢。”對於這點上,朱慈烺也是深有同感。

努爾哈赤完全就是個野蠻人,唯一擅長的就是殺人。遼東數百萬漢人,最終被他殺得只剩下三十萬,他卻沒想過,漢人都死光了,誰還種地?

建奴豈不是得從城市退回山林之中,漁獵度日麼?不過也虧得努爾哈赤將手下最強大的牛錄給了多爾袞兄弟,並表示要讓多爾袞繼承汗位。

算是臨死前給黃臺吉設了一道門檻,也為今日的清廷內鬥埋下了種子。

“多爾袞一向以狡詐聞名……”

“是聰明,”朱慈烺笑著糾正孫傳庭,

“墨爾根代青是‘聰明王’。”詆譭敵人是常態,但只有正視敵人,才能戰勝敵人。

孫傳庭無奈地笑了笑,沒有跟朱慈烺較真,繼續道:“若是讓他統合東虜,恐怕又是個黃臺吉。”

“他不如黃臺吉那樣會打仗,所以註定聲望不會高。”吳甡道:“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弱處,推行漢化,用漢人在意的‘正統’來維護自身,不得不承認是一招妙手。只是,他走錯了路子,怕是沒哪個漢人能接受娶太后來獲得正統地位這等駭人聽聞的事。”

“別說我們漢人,他們若是在漢地待個十幾年,自己也不肯承認有這種事。”朱慈烺笑了笑,又道:“聽了二位先生的話,我倒是有個主意。”吳甡和孫傳庭笑吟吟看著皇太子,頗為期待皇太子再弄出個

“天馬行空”的主意。

“散播訊息,就說豪格和多爾袞爭著要娶黃臺吉的莊妃。”朱慈烺笑道:“這樣豪格為了自己的名聲,也不可能坐視多爾袞得逞。”吳甡與孫傳庭對視一笑,果然是個的借刀殺人的好計策。

按照滿洲人和蒙古人的習俗,只要不是生母就可以娶,所以在習俗上並不禁止豪格娶莊妃。

若是豪格仍舊放任多爾袞娶了莊妃,那麼無疑是在向多爾袞示弱。如果是面對原歷史上那個鐵騎踐踏了大半個中國的多爾袞,豪格忍氣吞聲是理所當然的。

但現在誰都知道多爾袞虛弱窘況,在政爭中越發落入下風,若是豪格再向他示弱,恐怕黃臺吉也會氣得從墳墓裡跳出來。

&nbsp未完待續ps:求新周推薦票,以及新月的月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