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金鱗開> 三一一 神君一來疫鬼卻(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三一一 神君一來疫鬼卻(六) (1 / 3)

“你來作甚!”施心笙怒視左守義,但總算還記得壓住聲音。左守義一臉嚴肅,同樣低聲答道:“別露出馬腳來。等會聽我說。”說話間,被驚動的千總已經迎了出來。

此時正是綠營新建,軍制還是沿用大明邊軍制度。這千總領著一個司兩三百人駐守這裡,就是奉命督建糧臺,為大軍進攻盂縣積存糧草。

聽說有真滿洲大兵來傳報緊急軍情,他哪裡還敢怠慢。左守義見了那千總,也不下馬,劈頭蓋臉道:“主子派了大兵來鎮守糧臺,你可知道了?”那千總不知道這真夷的身份,見他如此囂張跋扈,自己就先弱了一頭,連忙拱手道:“卑職已經接到了傳報,不過……說是有六人。”他打量著這鑲紅旗的真夷,有掃視坐在馬上的兩個

“綠營兵”,頗有些詭異的感覺。只不過滿漢剛剛合流,誰知道滿人軍中是怎麼個規矩章程?

如今人家是主子,還不是想到一出是一出?誰要是敢用明軍的經驗招搬,未必不會有人套個

“怨望今上,懷念前朝”的罪名。

“主子就在後面!”左守義知道自己是冒充不了韃子軍官的,首先自己帶著兩個綠營兵就說不過去。

他道:“估摸著明日就到!我是先行打點的。”那千總也看到左守義沒有剃髮,不是滿洲真夷。

不過露出的小辮子說明他是蒙古人,地位還是高於漢人。有道是閻王好過,小鬼難纏。

同為小鬼的千總哪裡會不知道好好巴結?當即好言好語請左守義三人去軍帳裡休息,又命人宰羊造飯,招待蒙古大人。

騎馬也是一樁很累人的事。在賓士了大半日之後,左守義三人終於吃飽喝足,呲牙咧嘴地對那千總道:“你很好。我們先去查驗一下糧臺。該改的就改改。別等明日主子來了抽你鞭子。”那千總聽了千恩萬謝,暗喜這頓招待總算沒有餵狗。

清軍制度基本是從遼軍那裡搬過去的,誰讓老酋努爾哈赤十幾歲就跟了李成梁呢。

不過這二三十年分道揚鑣。明軍中早已不存在當年的遼鎮制度。清軍制度也一改再改,變得似是而非了。

這種情況下。有明白人肯指點一番,的確不失為大恩情。在千總的帶領下,左守義三人騎著馬在這塊圈定的糧臺周行一遍,看到四五個正在修建的糧倉。

還有許多糧草跺堆積在空地上。在牲口的牧草上,蓋著秸稈。人吃的口糧上,用了關內不多見的毛氈。

關外的蒙古人倒是常用它來做蒙古包,可以防水。

“怎麼才這麼點!”左守義口吻不善問道。

“回主子。”那千總生怕觸怒左守義,也不管稱謂合適與否,連忙應道:“這兩日還送了五百石去峪兒口。”

“那裡才多少人,吃得了五百石!”左守義詐道。按照明軍最理想化的狀態。

每個士兵口糧是每天一升五合,大約在兩斤上下。若是出征打仗,吃的是

“饗飯”,量還要適當從寬。照此算來,每百人每天一石米是個常數。五百石可以讓五千人吃十天。

這只是理想狀態。事實上大明的軍官不可能給士卒按照這個配給量吃飯。

滿洲人更不會給漢兵和包衣阿哈吃飽的機會,免得他們造反。所以在伙食定量這個問題上,雙方都認為士卒只要不餓死就是最佳狀態。

峪兒口是前線要塞,不是糧臺,隨時都有被攻陷或是棄用的可能。絕不會存超過十日的糧食,否則還要李虎坪幹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