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南京、蘇州也都有了自己的鐘表匠,但是上海作為最早接觸泰西鐘錶的地區,製造工藝仍舊領先江南。更準確地說,是徐氏家族掌握著這門高階技術。
有了放在臺子上的座鐘,就可以對新兵們的體能測試進行量化。尤其是跑步這個科目,若是沒有絕對時間計量,根本不可能排定五千人的名次。
朱慈烺來到作訓室,示意蕭陌跟進,往書案後一坐,展開了桌上的體測成績報表。裡面非但有跑步,還有仰臥起坐、引體向上、鉛球、跳遠等常見田徑科目。他在腦中略一換算,發現這些新兵的體能普遍超過了五百年後大學生體育達標的標準,欣喜之餘又有些遺憾……
在當前的營養狀況之下,要想達到未來大學生的體能標準,只可能是透過犧牲勞動力持續時間做到的。這些讓人驚喜的成績,無不是以加速衰老為代價。其中大部分人,恐怕過了三十五歲就會失去勞動能力。
“成績不錯,”太子淡淡闔上簿冊,“田存善。”
“奴婢在。”田存善終於找到了冒頭的機會,連忙上前。
“從今天開始,新兵的伙食標準每天每人增加二兩大米的配給,外加一個雞蛋。”
田存善滑動了一下喉結,道了一聲:“遵旨。”
“雞蛋要帶殼煮,保證每人拿到的都是完整的雞蛋。”朱慈烺叮囑道。
“是,殿下。”田存善心道:我哪敢貪那些大爺的口糧……
東宮所有老人都認為這些新來者是大爺,只是這些時常被打的新兵卻沒有做大爺的覺悟。他們總是單純地相信,太子待他們極好,至於那些打人罵人的,全是錦衣衛和太監的個人行為。
實際上,在操練場上要嚴格要求,這是太子再三強調的。
朱慈烺這才靠在椅背上,悠然問蕭陌道:“你的成績如何?”
“卑職不才,各項均在甲等,總評分數忝列第二。”蕭陌道。
大漢將軍基本都是將門子弟,訓練得法,營養充足,身材佔優,跟一群剛剛吃了沒幾天飽飯的新兵比起來,簡直可以視作碾壓。蕭陌更是其中翹楚,這幾年因善角觝,在營中頗有些小名氣。
“哦?誰更在你之上?”朱慈烺笑道。
“是單寧,也是老侍衛出身。”蕭陌道。
“單寧……”朱慈烺開啟簿冊,果然見排在總分第一的是個編號二零零九的人,應該是蕭陌之後加入軍訓的大漢將軍。細細看了單寧的成績,朱慈烺指了指鉛球一項,道:“這人鉛球扔得倒是遠,找他來。”
蕭陌不敢耽擱,轉身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