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連連表示,連警方都沒訊息,姝歆能來她們就很感激了。
幾人聊了一會兒便準備動身,兩人分別買了時間最近的機票。
中午一點過的飛機,落地四點過,連忙打的去當地安理局。兩人在車上隨便吃了點麵包礦泉水對付。
接待人員說的話和先前在電話裡諮詢的差不多。
只是因為當面交流,說的更細緻一些。
大體上就是:五個大學生放寒假準備去外面玩幾天,其中一個因為臨時有事,半路就回家了。另外四個則在當天(四天前)晚上就與家人失去聯絡,緊接著家人報警,他們也立馬派出人手前往地方搜尋,沿途尋訪。到現在一無所獲。
當地人沒有看到有外地人進入,而事發的地方也沒有人新近活動的痕跡……也就是說,那裡根本不像有人去過。
但矛盾的地方就在於:如果只是一個家長報案,可以解釋是記錯了或者孩子撒謊,但幾個失蹤孩子的家長都說那個地名,而這些家長之間並不認識,而且也不住在同一個城市……
如果幾個孩子都撒謊,為什麼偏偏拿二十多年前出事的山莊來開玩笑?
很多不合理且自相矛盾的地方,讓這個案子現在越來越玄乎。
但他們能做的也只能這樣:繼續走訪,繼續擴大搜尋範圍。
李林表示他要到出事的那個山莊去看看,接待的人說:那裡環境十分惡劣。
二十多年前那座山莊被廢棄,然後發生火災,再後來又發生過地震,引發山體滑坡,道路被毀,地形複雜,不僅危險還很容易迷路,而且還有很多野生動物,非常危險,就連當地人都很少進去。
他們已經現後派了三支搜救隊在那附近搜尋了,不建議李林個人前往。最好等候搜尋和調查結果。
李林表面說再考慮一下,暫時找地方住下等訊息,實際上並沒有打消親自前往的想法。
姝歆沒有支援也不反對,更沒有打算跟他一起行動。
只說想先去學校問問情況,雖然現在已經放假,但應該有執勤的老師以及留校的同學,或許可以出一些什麼。
李林想了下也是,跟著姝歆去了綿州大學。
學校現在也很緊張這些學生,但他們也沒有更好辦法,只能等待搜救隊和警方的訊息。
留校的學生和老師不多,除了輔導員外,真正瞭解李欣怡那個寢室的人就更少。
而且從談話中,姝歆覺得其實輔導員和老師對學生的事情也知道的不多。
不過這次綿州大學之行還是有些收穫的,至少知道了與李欣怡一起去遊玩的孩子,以及與她同寢室的其她幾個孩子的資訊。
奔波了一天,晚上九點過兩人才從綿州大學出來。
李林決定第二天就去水月山莊看看,姝歆沒有作任何評論,只說讓他自己注意安全便準備就此分道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