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車禍情況所有人都清楚,姝歆的傷勢之糟糕,用醫生的話來說她最好的情況就是,下半生都要靠輪椅。
但姝歆沒有,她站起來了。
她每行走一步都承受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她所有的堅強只是為了不讓他們擔心難過,只是想為家庭減輕負擔,償還債務。
只為了,不認命!
姝歆康復後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而且是找不和父母同一個城市的工作。
雖然身體每天都承受煎熬,但沒有父母親人在身邊,她至少可以從心理上稍稍放鬆一下。
但現實就是那麼殘忍,仍舊因為工作原因,她需要靠人擔保才得到一份工作。
魏小苓的父母和姝歆家竟是遠親的關係,遠的需要攀扯很多個遠房表親才扯得上,但一旦扯上,就是熟人。
所以姝歆在工廠的情況即便她不說,父母也會透過魏小苓瞭解。
姝歆一想,這樣也好,至少他們可以放心。
而且魏小苓也懂得其中道理,只要不是姝歆真遇上特別糟糕的事,一般都是說好的,免得老人擔心。
可這次不一樣,姝歆離職,還去那麼亂的市郊租房。
…………
姝歆一想到老媽會來看自己,有些高興又有些緊張。
高興的是,一想到母親大人看到自己現在恢復情況這麼好,肯定會很欣慰。
緊張的是,自己這個諮詢室太簡陋了,除了牌子,裡面什麼都沒有。母親大人不信怎麼辦?
要不要買些桌子凳子,把客廳佈置一下?
她在客廳裡來來回回轉了幾圈,最後還是作罷。
佈置什麼的還是算了:她本來就不是專業的。
就姚文文的案子來說,主打的就是一個共情,比慘。
人大都有一個特點,喜歡聽比自己更遭的。
或許用“喜歡”兩個字不怎麼準確,但事實就是如此。
不管是朋友間還是其他陌生人,你看到那些某某升官發財,考上某某名校,迎娶白富美,嫁高富帥並不能讓人感動。
但是看到某某被戴綠帽子,某某得了不治之症,某某遭受天災人禍……一定會感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