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不是楊青不想,而是做不到。
如果說不讓地核吃飽,只少量注入靈氣,那麼地核中的物質,恐怕會發生某種變化。
這種變化不知是好是壞,但是楊青卻賭不起,只能先把火星地核控制起來,等到靈氣足夠充裕的時候,在進行加註,至少這種控制他還有一定的把握。
並且巨型符陣,還有著更多的用途
這樣巨型的符陣不僅威力更大,還因為能夠把地核的熱能轉換成為靈氣,從而持續更長的時間。
自然楊青也不知道這樣的轉換能夠持續多長的時間,畢竟這裡是靈氣缺乏的火星,太陽系,而不是靈氣濃厚的洪荒,也從來沒有機會做類似的實驗。
總之他們繞著火星轉了一大圈,花費了數個小時的時間,才算把就是個符陣完全安放完畢。
之所以會如此便捷,完全是因為他們的便捷式飛行器,飛行速度高達數十倍藍星音速,可以在一個小時以內,逛遍整個火星表面。
而飛行器上面幾個人的身體素質,更快的加速度都可以承受,而不需要機體進行緩衝。
至於在火星表面開洞,就更簡單了。
火星外空間的大型宇宙飛船,裡面的大型聚變反應堆更是擁有著澎湃的動力,給火星開窗,也不過只是牛刀小試罷了。
如果真正的全功率鐳射發射,它的有效攻擊範圍,會達到
火星表面以下,五十公里以上全部蒸發的程度。
完成了這些必須要進入火星大氣層的任務,幾個人也沒有心思在環境異常惡劣的火星表面遊覽的意圖。
畢竟到現在,那九十個被鐳射開啟的孔洞消失以後,火星表面,重新被厚重的塵埃,雲層所覆蓋,除了那些劃破天空的閃電,還有那些放射性元素髮出的微微幽光,就再也沒有了任何光明,完全是一片黑暗的水世界,也確實沒有什麼風景能看。
隨著他們的離去,那些進入了地殼岩漿層的符陣,卻縮成了一個小小的球,在火星重力的作用下,朝著地核的方向,墜落著。
熾熱的岩漿自然不是水,它遠比水更加緻密,帶來的浮力也更大。
若不是符陣縮得足夠小,並且本身都是考慮到地殼以下岩漿的流動性欠佳,而採用了一部分引力引擎原理的緣故,使得它的質量大增,它想要到達地核,需要的時間恐怕會以百年計算。
更別說在途中,會因為岩漿的流動,會把符陣帶離原本預定,沒有障礙物的位置,從而導致符陣被卡住。
所以符陣不僅會在第一時間縮小成團,還會在表面,形成一個能夠產生高溫的護罩。
這個護罩的溫度,會高達一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