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在中央建立了三省六部的制度,分化了丞相的權利權。三省是指尚書、內史省、門下三省。尚書省,事無不總,就是說尚書省在大隋權利極高,管理全國政務,總領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等六部。
當然這不是說尚書省包攬了一切,內史、門下兩省起了互相制約的作用。除三省外,還有秘書省和內侍省,內侍省就是做些內廷的侍奉工作,而秘書省卻是擔當著國家書籍的整理工作。這個官署通常比較悠閒,長官秘書監,下有秘書丞,秘書郎,校書郎人眾。當然還有更細的劃分,比如說掌國史修撰,掌天文曆法,掌明經顧問,掌撰錄文史諸如此類,蕭布衣做了幾天,還是記不得許多,因為他根本不想在這裡當難伯汪。
他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沒有本事的時候,做個土匪倒也逍遙快活。等到有了本事後,來到千年前,竟然做最苦悶的校對員工作。
他來到這裡適應言語交談很快,識字也不慢,畢竟這裡的文字對他來說,也還能識得七七八八,但是要看一堆文言文進行校對文字的錯誤,辨別語義的含混,那對他來說,簡直比殺了頭還要難受。
好在他來了幾天,校對的工作一項也無。他來秘書省報道的時候,是秘書監柳顧言親自帶他給眾人介紹,那威風不像是來當校書郎。而是來視察工作,別人又如何敢給他安排工作?
不過柳顧言不怒自威,只露面一次就不知道上哪裡鬼混,下屬都是竊竊私語,有說蕭布衣是柳顧言地親戚,有說蕭布衣是裴閥中人。可這種大官的親戚怎麼會來這裡做個校書郎的工作?有人解釋道,想必此人是實在沒有什麼本事,做什麼都不成,這才來到這裡只領俸祿,不用做事,眾人恍然,不由豔羨鄙夷一片。
既然蕭布衣一點本事沒有,也是為了不做事而來。所以也沒有人給他安排工作,蕭布衣也樂得清閒,他這會兒正捧著一卷書在修文殿消遣來看。他官階雖然不大,卻終於進了東城高一級別的辦公場所,李靖聽說他在東城辦公,倒是恭喜了他一陣,說什麼他員外郎官從六品,不過是在外郭思恭坊辦公,賢弟才到東都,就能進入東城級別辦公。實在是個異數。
蕭布衣不管異數不異數,只想撂挑子走人,問過貝培怎麼回事,貝培的臉又變得比洛河的水還要凝寒,只說裴小姐遠在張掖,不知近況如何。讓蕭布衣等一等,說聖上哪是說見就能見到?見到蕭布衣苦瓜一樣地表情,貝培的臉色又是冰雪初融,說讓他耐心等待,機會馬上就來,做大事的人怎麼能這麼沒有耐性?蕭布衣哭笑不得,知道貝培在軟硬兼施,他這人吃軟不吃硬。更是感謝裴茗翠的盛情,再加上還是終究要有用到裴閥之時,因為這天下總是不亂,這幾年山寨想要展。李淵的大腿一時抱不上,還要指望裴閥的,也就等等再看看情形。
修文殿是秘書省眾人工作的地方,雖然沒有什麼實權,可也是裝飾華麗無比。窗戶,床褥,垂幔的奢華都是蕭布衣前所未見,在大殿裡面工作神清氣爽,沉木、檀木香飄數里。因為天寒,殿前燃燒火焰山一座,焚燒地是檀香,熱度香氣都有,奢侈的程度讓蕭布衣咂舌。
雖然不做事,可蕭布衣也知道別人異常的繁忙。他就沒有見到修撰的工作停止過。忙碌的人員每天都是百來人,就他一個閒人。
那些人或是白蒼蒼,皓窮經,或是博學之士,引經據典,從經術,地理,兵,農,醫,卜不一而足,釋,道學也有,甚至延伸到賭博,鷹狗等方面都會撰有新書,每一本讓蕭布衣來看,都是精深廣博。蕭布衣看著欽佩之餘又有些心酸,從這點來看,楊廣的做法絕對值得讚賞,因為這些書如果流傳給後人,那是很大的一筆財富。可他偏偏知道,隋朝方面的書籍算不上最少,可也少的可憐,這麼說,所有人的辛苦終究還是白費?
每次想到這裡地時候,蕭布衣只想大喊,莫要做了,可他又如何能夠喊出。這些人已經不是工作,而是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奉獻給文化的傳播上,雖然後世終不傳,但是這種精神永遠值得人們尊敬。
這些人除了編纂新書,還對以前的書籍進行選擇和整理,聽柳顧言講,只是西京的嘉則殿就有藏書三十七萬卷,這些人在修文殿做事,會把所有整理出來的書籍抄寫五十部副本,然後再選為三等,分別存放在西京,東都地宮內和官府中。當然最好的正本都是裝的豪華精美,以玉石為軸,錦緞為端,送到紫微城的觀文殿存放,供楊廣一個人翻閱使用。這次楊廣雖然還是奢侈依舊,可蕭布衣頭一次覺得他就算奢侈,這方面也是可以原諒。
蕭布衣手捧一本鷹狗之書,看的津津有味,雖然不過是副本,但是內容極全,當然不止包括鷹狗的培訓之法,還有各種動物的習性分佈和訓練的方法,蕭布衣正想著自己是否應該為後人做點貢獻,把馴馬地方法填上的時候,虞世南走了過來。
虞世南身為秘書郎,比蕭布衣官階要高上一些,平日沉默寡言,見到蕭布衣來到秘書省的時候也是有些詫異。當初在酒樓上,蕭布衣紅日白雲的雷眾人一把,虞世南雖知道,在修文殿並沒有宣揚,只是做自己應該做地事情,對待蕭布衣不算冷淡,也不熱情,公事公辦。
蕭布衣放下書來,見到別人都是埋頭查閱,動筆撰寫,倒有些慚愧道:“虞兄。可有事吩咐?”
虞世南點點頭道:“不知道你有沒有空?”
衣有些冒汗,連連點頭,“有空有空。”
“今日送書到觀文殿之人還差一個。”虞世南沉聲道:“如果你有空,算上你一個,不過你如有隨身地不妥之物,請取出放起。過城之時要嚴查。”
蕭布衣放下書籍,點頭稱是,把寶劍拔出,龜殼錢袋都放到私人儲存物品的地方。他大小也是個官,不虞有失。
本來以為有幾百本的書要送,到了修文殿的一個房間後才現,要送的書不過十多卷而已,卷卷裝飾華美。玉石為軸,分量倒是不輕,蕭布衣暗道楊廣想必也有把子力氣,不然翻閱也是困難。
周圍都是陌生的臉孔,加上蕭布衣和虞世南一共五人。除虞世南外,四人捧著十多卷書籍,每人三卷,都是平端在胸前,捧聖旨一樣地出門。蕭布衣本來覺得這十多卷一兩人去送也就夠了,偏偏虞世南這麼大的排場。等到見到他們捧書的姿勢,這才明白這是個體力活,人少了還真的不行。
—
好在他別的不行,體力絕對一流,虞世南估計也是看重他這點,這才量才使用。
三個校書郎拿著書卷依次出門。蕭布衣照貓畫虎,也是有模有樣。虞世南人在最前,卻只捧了一卷,他畢竟是領導,拿一卷書也是意思而已。
五人出了修文殿,殿外早有馬車等候,雖比不上楊廣的金根車,可也絕對寬敞。五人在裡面打架也是綽綽有餘。
幾人上車後沒有打架,都是正襟危坐,不芶言笑,蕭布衣倒也不好搭腔。只覺得沒有進宮中,這裡規矩就是不少,學著都累。只是想到這次書是送往內城,也就是紫微城中的觀文殿,不由一陣興奮。
馬車走的平穩,一路向西,車內透氣雖好,卻是幔簾垂下,讓人看不清外邊地情形。蕭布衣在東城的時候,也曾仰望過紫微城。東城規模高度就已經氣勢宏偉,紫微城只有更高,照他遠遠的目測距離,紫微城的城牆大約在十五米以上。這裡建城,多半用厚土夯實,城高是高,可是城牆也是異常的厚,倒是不可能,只能是坍塌。紫微城的城牆卻是內用泥土,外用數層青磚包圍,堅固非常。
馬車輕快,行駛了小半個時辰,已經到了東城和紫微城的交接的城門。
蕭布衣感覺馬車停了下來,虞世南讓眾人捧著書卷下車接受檢查,蕭布衣這才有機會透口空氣,偷偷望了眼高大巍峨的城牆,饒是見多識廣,也是心生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