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江山美色> 諫墨門主不可讓天下三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諫墨門主不可讓天下三論! (1 / 2)

小布衣萬不可讓天下於李世民!為什麼?聽我慢慢道來。

理由一:看華夏上下五千年歷史,上起三皇五帝,下至國共兩黨諸君,從沒看過有讓天下讓出一位明君來的。這是鐵的歷史規律,誰都不可違背!或許有人要說,上古不是有禪讓制麼,堯傳位於舜,這不是讓出一位明君來了?本朝高祖、太宗、高宗、明帝等諸君事蹟,難道也不能算?嗯,看似說得不差,其實大錯特錯!禪讓和民主傳賢的前提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李世民和小布衣表面上是兄弟情深,英雄重英雄,實際卻代表截然不同的兩個利益集團!這兩個利益集團的矛盾不可調和,如果硬要假惺惺“遵循歷史規律”讓天下的話,勢必釀成慘劇!

就目前的李世民來說,他能代表什麼?代表關隴集團少壯派的利益!關隴集團的根基是什麼?是門閥制度!學過歷史的都知道,門閥終究是要被新興地主階層所取代的!李世民黃齒小兒,身邊只有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兩個謀士,而史上“天策府”文武諸賢,大半已落入小布衣之手!再看小布衣東都改制,其雄心氣魄,實千古未有!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小布衣又代表什麼呢?首先,他是藉助袁嵐為代表的汝南七姓支援起家的,汝南七姓是幹什麼的?是商賈世家!是一直受到打壓歧視的資產階級!而小布衣是現代人,他對資產階級是有感情的,他也知道資產階級一旦翻身所產生的巨大能量!其次,小布衣收徐世績和蕭銑,在襄陽諸郡縣均田地行新政,一系列舉措歸根結底就一句話,我是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和廣大農民朋友利益的!再次,小布衣東都改制,雷厲風行實行新政,其重中之重是打破門閥士族的牢籠,不拘一格用人才!這種手段,比楊堅的開科取士,高明萬倍!總而言之種種跡象,小布衣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是一個氣蓋千古、萬世難尋的明君雄主!後世李世民貞觀之治,依我看還差得太遠。

如果按某些人的意思,硬要來一曲“小布衣讓天下於唐太宗”,我只能說,兄弟你行!你真高!比諸葛亮還要諸葛亮!不過是一千多年後的!

理由二:文似看山不喜平,世事可一可二不可三!墨武大大學貫古今,才氣逼人,較之金庸老前輩或稍有不及,然已不讓古、溫、黃任何一人!而我等網上看文,金梁古溫可以作罷,黃易大大卻不得不論!

黃易寫《尋秦記》,開創玄幻一流,實乃網路小說開山鼻祖,《尋秦記》項少龍被趙小盤逼走草原,讀來只感到千古秦皇的冷狠可怖。而黃易大大不愧絕代宗師,信手一揮送上項羽同學,令讀者扼腕之餘,又驚喜交加!說黃易,不能不說《大唐雙龍傳》,看《江山美色》,也不得不和《大唐》相比較!眾所周知,黃易大大是港人,學中文出身,對歷史也有所涉獵,他寫《大唐》,雖然脫不了港人的戲說痕跡,情節大開大合,但基本還是忠於史實的。他讓寇仲讓天下於李世民,有很多前提伏筆,而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寇仲此人,有英雄氣蓋,而無皇帝野心,他逆天行事,只為一個不服輸!他重兄弟情義,偏偏他最看重的兄弟徐子陵,卻是個悲天憫人的怪胎,徐子陵不僅不幫他對抗李世民,反過來還以大義勸說他放棄天下幫李世民,雖然讓我等很不痛快,但也算合情合理。

世事可一可二不可三,《尋秦記》無中生有造出個趙小盤是大宗師手筆,《大唐》合出個貞觀之治是維納斯斷臂,但如果《江山美色》再整出個玄武門之變,我只能無語淚眼望蒼天!

且借袁天罡李淳風之口說出:

墨武公子,我看你天庭飽滿,目生重瞳,鼻若懸膽,方面闊口,右下巴又有偉人痣,貴不可言貴不可言啊!請您務必看在蒼生百姓以及廣大讀者的面子上,勉為其難,放布衣一馬,將世民一軍,乾脆利落把大唐滅掉吧!反正那是發生在異世界的事,不影響和諧社會歷史程序的。

理由三:大勢已定,雖有變數,只需順勢導利,何懼區區世民。

小的我讀書不是很仔細,匆匆只看了一遍,就感覺而言,小布衣羽翼已成,天下大勢格局已成,但尚有變數。此變數有三。

第一變,人情變!

小布衣是現代人,他有根,根在身邊。他看重情義,做事講良心,他誠以待人,也希望人亦以誠回報。但要成就大業,光有這些還是不夠的。

如果裴矩以肖大鵬、肖後的生死相要挾,他會不會屈服?我的觀點是,不會屈服,但他會設法營救。不知道小布衣有沒有看過《大唐雙龍傳》,如果他看過的話,當知裴矩此人,就和邪王石之軒一般,當事不可為、大局已定時,斷不會幹焚琴煮鶴之事。唯一可慮的是,裴蓓去江都了,婉兒也藉故離去了,若是她們失手被擒,小布衣會不會心神大亂出昏招?

還有就是小布衣身邊的隱患,知人知面不知心,胖槐這些跟隨他多年的夥伴會不會被人利用?我的猜想是,有這個可能。但胖槐罵街,很可能是兩人合演的一曲戲,關鍵要看墨大怎麼佈局。孫少安董大人很可能是裴矩安插在小布衣身邊的臥底,但孫少安很可能臨陣脫逃,應該不會真刀真槍對小布衣下手。

再還有就是部下的忠誠度,其中又數李靖、徐世績的忠心最為重要。李靖是小布衣的二哥,又是他的兵法老師,如果連李靖都反叛,我想世上也不存在所謂忠義了。徐世績是孝子,他得小布衣器重,方能一展抱負,想來也不會幹那種背後放槍的事,除非他是裴矩佈下的棋子,但這種可能性實在太小。

回過頭再看小布衣的變化,我覺得現在的小布衣,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小布衣了。久居高位,大權在握,就算神仙也難免會有變化,何況凡夫俗子小布衣?從人性出發,現在的小布衣就算還保持著良心和底線,但大是大非面前,若是情義難兩全,我估計他還是會舍情而取義。

第二變,大勢變。

從天下大勢看,李密、王世充好陰謀而無根底,敗走已成定局;李閥薛舉激戰關中,東顧無閒;竇建德忙於整肅河北,裴矩遠在江都,都是鞭長莫及。河南中原之地,盡入小布衣之手可以想見。

中原一統後,小布衣便成群雄之首,聲威隆到極處,但也險到極處。因為他已成四方諸侯的眼中釘,誰都想取而代之。

首先第一個危機當來自李密和王世充。三雄東都之戰,小布衣即便取勝,也必然有傷元氣,如果不能挾勝鞏固成果,勝亦等於慘勝。首先東都內部,那個禮部的元大人想來是小命不保,但董大人和孫大人卻要刀下留人,恩威並施,方能使群臣信服,天下歸心。其次李密敗亡後,秦瓊程咬金等名將絕不能放手,一定要收至帳下!如果能收服這兩員虎將,再想辦法招納觀望的單雄信、孤傲的羅士信,加上那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尉遲敬德,這天下將帥,不說盡入彀中,也差不多有十之七八了吧?那時李世民還能拿什麼來爭?

第二個危脅來自裴矩。

小布衣是得裴茗翠之助才有今天,如果能再次得到裴茗翠的指點,裴矩實不足為懼。不過身為人女,就算援手,裴茗翠亦不會出力太多。

其實就我等局外人看來,裴矩雖然可怕,但其實有兩個致命的弱點。其一,他身為楊廣寵臣,楊廣三徵高麗,出主意的就是他;他經營西域多年,雖有建樹,但西域並不平靜,突厥為禍不遠;楊廣窮奢極欲,他不思進諫反無恥邀寵……如果小布衣能抓住此點大做文章,裴矩民心盡失,群臣也不會站在他那一邊,就算他再有能耐,也掀不起多大風浪。其二,他另一身份是太平道道主,他使盡陰謀詭計,圖謀大隋江山,無非是要實現心目中的太平大道,但太平大道究竟是什麼,他似乎是隻如其一,不知其二,甚至還不如袁天罡、崑崙。小布衣若能以此點入手,以天機身分與他論戰一番,讓他明白什麼才是太平大道,裴矩就算口頭不承認,內心必然意興蕭然,如此,伴隨符平居所來的一切危機,不攻自破。就算小布衣宅心仁厚,不拿這兩個弱點說事,裴矩也不可能成事。自古只有陽謀興國,不見陰謀奪國且興旺者,裴矩立身不正已非一兩日,驟然起事如何使臣下信服?他不是曹操,就算借楊廣之死另立新君,挾天子以令諸侯,但由江都再往東都,由東都再統天下,其過程何其之難?終究不免竹籃打水,徒增笑料。

第三個危脅是李世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