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浮空艦已經用不上的氦氣罐,被地精商會的工作人員運出去的同時,大量的改造材料也被源源不斷的運進了升降梯。
用來改造浮空艦的材料,主要是以黑曜石和鋼鐵為主,否則就不能被稱為黑曜石浮空艦了。
送上去的材料中,還有一部分秘銀合金,這是用來改造浮空艦的龍骨的。
由於很快就能搞到虛靈一族的黑科技引擎,浮空艦的整體造型會進行很大的變動,變得更加適合在太空中航行。
原先的粗笨大黑魚造型,可配不上高階大氣上檔次的星際戰艦。
原先張衛道是考慮到流線型的造型或許更合適,想要採用潛艇那種大黑魚的造型來減少風阻。
但事實上,浮空艦的速度都達不到突破音障的情況下,談風阻什麼的,完全就是想的太多了。
二戰時期那些戰機飛行員,在飛行速度並不慢的情況下,還把戰機的擋風給開啟吹風呢!
他們這些傢伙都敢把戰機開成敞篷跑車,可見風阻什麼的,在速度不是很變態的情況下,並不會傷害到他們和戰機。
其實就算把浮空艦設計成一個餅,甚至是設計成一個球都無所謂,估計照樣飛起來會很溜的。
地球上那些UFO飛碟的造型,絕對不符合空氣動力學,人家不是照樣一次次的在試飛。
每次都讓民眾一臉懵逼的以外是外星人來地球了,實際上是科學家的飛行器實驗。
尤其是在反重力和懸浮飛行器這方面,風阻什麼的更是沒多重要。
在這些強大的飛行器那結實的外殼面前,所謂的風阻,真心沒有太大的限制。
大氣層內再強大的風阻,也無法撼動外殼動不動都是合金起步,需要在環境殘酷的宇宙中常年巡遊的星際戰艦。
地球上那些從外太空返回的太空梭,每次都被大氣劇烈的摩擦,裝甲板被燒的能烤肉,還不是照樣成功著陸,而且一次又一次的往返太空和地球。
不過太空梭的造型還是比較保守的,張衛道也不會把戰艦的造型搞的太過於獵奇。
科幻裡的星際戰艦,也大部分都是長條狀,沒必要真的搞成一個圓球或是一個圓盤狀。
能夠採用球狀或是圓盤狀的星際戰艦,那往往都是星際艦隊的母艦,扮演類似於海戰中的航空母艦的角色,甚至是一言不合發射殲星炮,直接摧毀星球的那種存在。
這種強力的星際母艦,還不是張衛道暫時能夠納入計劃內的,那將是一個相當長遠的目標,需要整個艾澤拉斯的資源來支撐。
人員和材料全部到位後,施法者們聚集在一起,透過張衛道佈設的能量傳輸網路,開始傳輸法力,準備合力的將浮空艦的黑曜石護甲開啟,對外部結構進行調整和重組。
黑曜石這種材質也確實相當的優秀,隨著法力灌輸到位,兩側的護甲開始被分解,完美的整合到了浮空艦原本就比較平整的的上部和下部位置。
外部黑曜石裝甲板被分解整合後,內部如同骨骼一般的秘銀合金龍骨顯露了出來。
只要是艦船都會有龍骨,從海里的漁船到航空母艦,再到天上飛的飛艇和飛機,甚至是宇宙中的星際戰艦,全都擺脫不了這種古老的結構。
這些用來加強艦船構造強度的龍骨,其實就和房屋的承重牆和鋼筋是一個道理,沒有這些東西支撐,單純靠水泥和磚頭,並不能保證房屋的堅固程度。
地精技師們巡視那些正在改變形狀的龍骨時,只是用儀器大致測量了一下,就滿意的去下一個測量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