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四年七月初九,劉淵自知病重難愈,就召集自己的兒子們儘快回到身邊。
劉曜和劉聰早就從洛陽回來,一直守在劉淵身邊盡孝道。劉和卻是依然在沿途燒燒劫掠,大肆搶奪百姓的錢糧,令大漢國的名聲每況愈下,甚至形容他們為“野蠻的惡鬼”。但劉和無所謂,他知道不管怎樣,自己是劉淵的嫡子,也是皇位繼承人,就算是不回去,這皇位也是自己的。
七月十八日,劉淵去世,留下遺詔,讓皇太子劉和繼承帝位。
此時,劉和才姍姍歸來,裝模作樣地痛哭流涕了一番,就坐上了皇帝的寶座。而他的舅舅呼延攸卻與他密談,說是因為劉淵記恨他的才能,在臨死前都沒有召見他,並且將宮廷禁軍的統領指揮權交給了劉曜,又讓劉聰在近郊掌握了十萬勁旅,實則就是讓劉和成為孤家寡人,聽命於這兄弟兩。
“這簡直就是災禍,分明是不信任陛下。再說了,之前在洛陽城外的時候,你們三個就相互對立,彼此之間的隔閡越加深刻。現在這般情況,你可是要早做打算啊!”
站在一旁的侍從劉盛不樂意了,直接對劉和說道:“先帝的棺槨還沒有安葬,陛下和幾位兄弟們一旦自相殘殺,那就真的是令天下人恥笑了。陛下可莫要聽信旁人的話而猜忌自己的兄弟們。若是連兄弟們都不可信,天下還有誰能夠相信?”
呼延攸黑了臉,懟道:“大晉如何?還不都是兄弟相殘!這世道,最不可靠的就是兄弟。”
劉和也生氣了,竟然持長刀當場砍殺了劉盛。
自此之後,沒有人敢再說什麼,而劉和自己的大將馬景在單于臺攻打楚王劉聰,呼延攸帶領永安王劉安國到司徒府攻打齊王劉裕,侍中劉乘帶領安邑王劉欽攻打魯王劉隆,派尚書田密、武衛將軍劉璿攻打北海王劉乂。
對此劉聰已有防備,命令十萬人馬穿好鎧甲隨時拼殺。呼延攸和馬景調轉馬,一起攻打併殺死了宗親劉隆、劉裕。劉聰大怒,帶人攻打西明門,很快便攻克大門,並直衝進光極殿西室斬殺劉和。並且,抓住劉銳、呼延攸、劉乘等人,直接砍下了頭顱懸掛在城門之上,讓世人都看到這些奸佞的下場。
劉和死後,群臣請劉聰繼位,劉聰以北海王劉乂是單皇后之子,讓位給他。劉乂堅持由劉聰繼位。劉聰最終答應,並說要在劉乂長大後將皇位讓給他。登基後,冊立劉乂為皇太弟,改元光興,尊劉淵妻單氏為皇太后,其母張氏為帝太后。當時他還有一個嫡兄劉恭還活著,劉聰因自己“越次而立”而忌憚劉恭,便趁劉恭睡覺時破牆暗殺了他。
整個夏天,沒有蟬鳴和豐收的麥田,滿眼都是硝煙和血腥。
此時的劉曜在哪裡?
他並沒有留在劉聰的身邊,參與他所有殺戮之事。
他只是和劉聰說:“我要找我三妹妹去,她失蹤了。”
之後,劉曜竟然一兵一卒都沒有帶,而是把自己的所有人馬和大印都交給了劉聰,自己走了。
給他傳訊息的就是羊獻容身邊的老張,他趁著洛陽短暫平穩的時間,將羊獻容並不在天元宮,而是殺了司馬越之後並沒有回來的事情想辦法傳遞給了劉曜。
洛陽皇宮也早已經一片大亂,人人自危,也就沒有人特別在意天元宮的情況。羊獻永和袁蹇碩已經在安排司馬靜秘密回泰安郡的事情,但因為司馬熾加強了所有城門的防禦,並且在日夜不停地製造大船,想著儘早離開洛陽南下才好。
他們出不去。
出去的人,也回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