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了檯面的手段固然能掙的一時意氣,可最終,能衡量一個人的卻是他本身的價值。
甭管柳家人怎麼想,自己在外人眼中,始終都只是隨意買來的玩意,可以隨時丟棄。
“胡說什麼呢,”老周氏狠狠瞪丈夫一眼,“當然是學業更重要,家裡能有啥事?逸小子,別聽你爺的,好好讀書,爭取考個狀元回來!”
“嗯,我會的。”
荀逸的從善如流,並沒有被人放在心上,包括柳瑜都不認為他能考上狀元。
或許能,但是那已經很久,畢竟啟蒙太晚,跟別人差距也太大。
這次團圓後,柳家又各自做各自的事,柳瑜一如既往泡在皇莊。
半年後,農作物套種開始試驗,為大昭農業提供新的思路。
一年後,高產紅薯培養成功。
接著,抗旱小麥,最佳化水稻接踵面世。
三年後,玉米走入千家萬戶。
五年後,柳瑜一己之力,將大昭糧食產量提升一倍,被封為異姓公主,太祖大赦天下,舉國同慶。
為喜上加喜,特意把東華門唱名放在同一天。
“一甲第一,京城荀子霖。”
“一甲第二,河川楚清讓。”
“一甲第三,冀州白子軒。”
太祖聲音落地,百姓盡情歡呼,吃飽穿暖,又逢此等盛事,唯有吶喊,方能宣洩心中的喜悅。
柳家二老亦在其中。
五年過去,因為柳瑜的功勞,老周氏兩婆媳有了誥命,柳老爹和去世的柳鳴也被封了官身。
“今年的狀元叫荀子霖,這人是誰?京城有這號人?”
這麼有才的人,怎麼一點風聲沒透露?
柳老爹百思不得其解。
“反正不可能是咱家逸小子,關心那多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