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雖然廣闊,但是,目前三藩的主力,已經基本被我們消滅殆盡。只剩下一些偏遠殘敵,還在負隅頑抗。我們不去,他們就在觀望,我們一去,略一開火,他們就投降。”
“我遇到的情形,也是如此,長途奔襲,本來準備好好打一仗,常常是兵鋒一到,他就投降了。”
“目前除了李乾在四川還有些勢力,其他地方的威脅,已經不足為懼。我們兩個旅的兵馬在此,每日裡忙著跟這些小股之敵周旋,有些不值得。”
“馮幕僚長,你的意思是抽調一些人馬北上?”
“對,南方這裡交給我,我在這裡,一是剿滅較大股的殘敵,二是控制光州和江浙兩大賦稅之地,三是監視李乾。目前李乾在四川和陝西交界之處,估計還在猶豫之中。”
“前出陝西,西北並非三藩的根本之地,很難在那裡立足。出川,外面還有我們,我估計,他一時不敢出川。”
“你是說,只要我們會和珉長官,拿下了帝都,推翻天順朝廷,李乾或者投降,或者等待我們集中兵力剿滅。沒有其他出路。”
“對,我就是這個意思。目前南方基本上大局已定。各地官府雖然都在觀望,前朝兵馬叛服無常,但只要我還在這裡,他們就不敢輕舉妄動。只要帝都大局一定,到時候他們自然歸附。”
“言之有理,如此我就帶領全部兵馬北上,一是將在這裡弄到的物質、銀兩給珉長官送去,二是切斷三藩的南歸之路。三是進逼直隸,吸引三藩的兵馬,讓他們不能跟莫古人合流,對付珉長官。”
“對,我也是怎麼想的。莫古人雖然強大,但也不一定就是珉長官的對手。只要珉長官有了足夠的彈藥,消滅他們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如此就好了,目前只有秦鍾一個團在山東,我也擔心他在那裡獨力難支。就把你的物質銀兩移交給我,明日我便回師北上。”
“好,就這麼辦了。三藩如今已經是垂死掙扎,所以才奇招疊出,不過,大江東去,終究難擋滾滾潮流。任他機關算盡,也是枉然。”
馮紫英說完,兩人又站了起來,望著滾滾東流的長江。
“對於天下平定之後的事情,你怎麼看?”
陳也俊突然問了一句。
“你指的是珉長官做皇帝的事情?”
“正是。”
“此前我曾經希望珉長官做皇帝,但是,後來跟臘梅花交談,我就改了主意。如今,我也不喜歡珉長官作大德的皇帝。”
“為何?”
“大德這個皇帝,珉長官做不好的。他只適合做我們北海的王者。大德的臣子,我們也做不好的,我們在卜奎和北海的那些做法,在大德行不通,吃力不討好。何必自找苦吃?”
“如果珉長官要做呢?難道我們還能不幫他?”
“珉長官也不會願意做的。”
馮紫英說的很乾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