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海的卜奎衙門軍隊,則絕大部分住在了老府兵團的軍營內。
由於住宿條件的惡劣、食物短缺、以及對於將來前途的絕望,流人們此時的情緒極不穩定,內部甚至經常為了爭奪食物和住處,發生打架事件。
以籍貫和所屬官莊為紐帶的一些團伙,也陸續出現。
整個的流人群體中,因為將來的巨大不確定性,處於一種焦慮暴躁之中。
這些流人的去向,不外乎兩個。一是將來回到官莊,繼續自己的流犯生活。
若是象賈珉和何佳林時代還好,雖然前途渺茫,但是,起碼眼下還過得去,吃的住的都在可以忍受範圍之內。
若是今後再遇上象鐘鼎這樣的人,以後的日子可就難熬了。
另一條路就是逃跑。
逃跑的滋味不好受。
因為追捕,前途和生活始終處於緊張之中,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緝拿歸案。
就在這種混亂當中,有兩個流人的頭腦始終處於清醒當中。兩人經過多次密謀,想出了另一條出路。
這兩個人,就是前順天府尹修同貴和前錦衣軍統領謝鯤。
他們謀劃的另一條出路,就是率領流人們,去往北海。
雖然兩人如今也是流人身份,但是,由於以前是大臣,所以,在流人當中,就有了他人不可比擬的優勢。
一是地位比較高,比較受人尊敬。
二是有更多的渠道,得到外面的資訊。
關於賈珉,兩人在在位的時候就比較瞭解,修同貴跟賈珉得的私交還不錯。
對於賈珉現在在北海的情況,他們也比較瞭解。
之所以決定去北海,還在於兩人的眼光有獨到之處。
但是,要想到北海去,也並非易事。
首先就是如何逃離的問題,然後是路上的問題,最後是到了北海之後的出路問題。
如果北海不接受他們,去了也是白去。
畢竟這些流人跟其他人不同,他們都是有罪在身的人。
但是,賈府中人的到來,給他們提供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