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國府的公交馬車生意,由一個填錢的無底洞,突然逆轉為一個生錢的金雞,讓那些等待著看笑話的世家,深深地失望了。
就在這種羨慕嫉妒恨的議論當中,這些世家的絕大部分,都接到了皇帝的練兵聖旨。
這一下,他們再也沒有興趣去關心賈府的事情,開始面對自己的問題了。
對於絕大多數接到聖旨的世家說,這道聖旨都是個問題。而且是個大問題。
現在他們發現,自己面臨著跟賈府以前相似的處境了。他們也面臨著一個填錢的大坑了。
這個大坑,就是府兵了。
幸福的家族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族則各有各的不幸。
這句話反過來說,越是成立的。
不幸的家族都是相似的,幸福的家族則各有各的幸福。
這些家族,都面臨著相似的不幸:缺人,缺錢。
缺人,一是缺人才,二是缺兵員。
缺錢,則是什麼都缺了。沒有錢,談什麼都是空話。
在四大家族中,賈府的榮國府和寧國府,各自被攤派了300名府兵。王家被攤派了300名。薛家沒有攤派任務,算是最為輕鬆的了。史家因為是候,加上家世衰微,所以,對他們還算照顧,只攤派了100名的員額。
但是,就是這一百人,也是史家不可承受之重了。
史家的下人早就已經裁減到最低程度了,只是用來保持個門面。連自己家的針線活,都是女主子們自己做了。哪裡還有餘錢來養兵?
萬般無奈之下,史鼎和史鼐硬著頭皮來到賈府,找他們的姑姑賈母借錢。
即使對於大家族來說,養兵其實也是個無底洞。一個青壯勞力不事生產,反而要脫產練兵,對於誰都是個巨大的負擔。
這個道理,賈母自然明白的。
賈府目前雖然還有些家底,但是,要想一下子拿出一大筆錢,也是困難的。其他的生意都不賺什麼錢,綹子生意和公交馬車生意雖然賺錢,但是,也是剛剛開張,進賬有限。
另外,借出去這麼大一筆錢,將來史家能不能還上?賈母怎麼跟賈家的人交代?
這些都是個問題。
賈母為難了一陣,就不為難了。不僅不為難了,反而一下子輕鬆起來了。
因為鴛鴦給她出了個主意。
於是笑呵呵地告訴兩個侄子,你們回去吧,這事兒包在我身上了。
見姑姑答應了,史鼎和史鼐如聽綸音,歡天喜地地回去了。
賈母把這件事兒給包下了,府裡的人都感到奇怪。老太太究竟有什麼辦法,這麼大的事兒,輕易就答應了?
賈母確實把這件事給包下來了,但是,她隨手就給轉包出去了。轉包給誰了?自然是轉包給珉哥兒了。
原來,正在賈母無計可施的時候,鴛鴦趴在她的耳朵邊上,告訴了她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