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於曉明的資料調出來給我看看,挑重點。”對於這個採訪過方明,又挖出鄭家堡故事的記者,我突然生出了幾分好奇之心。
“於曉明,2020年4月生於百越郡永珍縣,2045年入職龍郡日報社,負責名人訪談、奇聞異事方面的報道。代表作有《揭開龍郡不為人知的一面——龍郡軼事集》《治大國如烹小鮮——蘇潛學訪談錄》《南海有鮫人,東海亦有鮫人?》等。”
“沒了?”
“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夠了。”
“……”
我想了想,讓零調出那篇題為《南海有鮫人,東海亦有鮫人?》的報道,粗粗瀏覽了一遍。這篇報道是一年前寫的,內容挺多,從南海鮫人的歷史考究到東海鮫人的野史傳聞,再舉出了幾個得不到證實的故事,接著堆砌幾個於曉明自己關於南海鮫人與東海鮫人的猜想,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東海鮫人是南海鮫人的分支,現在處於滅絕或瀕臨滅絕的狀態,所以想要在東海找到鮫人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報道寫得有板有眼的,故事性也很強,可以看出於曉明有很深厚的文學功底,是一杆好筆頭。有機會或許我該跟他見個面,我們之間應該有挺多話要說的。
將思緒從遐想中拉回來,這篇關於鮫人的報道並沒有對我起到多大的幫助,我本來還想從中找到一些關於眼前景象的蛛絲馬跡,看完之後我放棄了。既然沒有經驗參考,那就只能實踐出真知了。
我看了看腕錶,凌晨四點半,距離天亮只有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了。
“方瓊、張濟,跟我來。”我決定從之前那個抵住二樓窗戶的腦袋那裡入手,一樓沒有異狀,表示一樓是安全的。
我們在平坦的村道上飛奔而過,距離目的地還有十餘米的時候,我腳下猛然一剎,抬頭便往右後方望去。那裡有一座石屋,屋裡亮著燈,二樓斜對著我們的窗戶上有一雙手搭在窗臺上,一顆年邁的腦袋半倚著窗戶向我們看來。
方瓊順著我的目光望去,咂嘴說道:“少爺,我們這是被圍觀了啊?”
張濟倒吸一口涼氣,沉聲說道:“方拳使,那個人原來不在窗邊。”
聽了張濟的話,方瓊感覺自己的頭皮突然一陣發麻,說話的聲音都小了許多:“不在窗邊,那……這是新增的?”
“是不是我們去看看不就知道了。整個村子我們都逛了一遍,並沒有發現什麼危險,接下來不用那麼小心翼翼了。”
要不是零的提醒,我根本就發現不了這顆新增的腦袋,這個手下還是相當好用的。我們在村子裡兜兜轉轉也花去了一個多小時,到現在也沒發生什麼異常情況,當然我們也沒有任何收穫,想要找出真相,必須有點實質性的行動了。
現在想來,老爺子在玄天秘境裡讓我提前在鄭家堡走一遭必定有他的深意,我戰過鮫人,當時尚且能跟他們打個你來我往,現在更是不在話下,就算那個魁梧鮫人再來,也未必能從我手裡討得了好。
突然的臨時折返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發現,那顆半倚著窗戶的腦袋竟然掉了下來!看著一地的綠色黏液,一滴冷汗從腦門上流了下來,幸好我剛才的反應快,要不然現在就是頭頂一片綠了!
“方瓊,你給我盯著二樓的窗戶;張濟,負責警戒。”我半蹲下身子,一股淡淡的腥味鑽入了我的鼻腔,我揮揮手扇去腥味,將腕錶的螢幕對準了地上的腦袋。
紅、黃、藍、綠、白、紫光依次掃過,我第一次見到一個掃描都能搞出個蹦迪的感覺。
零很快就給出了結果:“根據生物基因比對,這些綠色的顆粒像是魚籽。”
“魚籽?”我低頭認真打量了一番地上的綠色黏液,發現確實有不少的顆粒物浸在其中,若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我對綠色黏液發動洞察之眼,一連串的資料映入眼簾。
“??之籽,吸收生物血肉精華而成,具有???、???之功效,為???之特產。”
我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這一次洞察之眼不給力,沒能給出什麼有用的資訊。吸收生物血肉精華而成的籽,到底有何功效,只要能知曉功效便能揭開眼前的謎團了。
“你們守在這裡,我去車裡拿點東西。”
我小跑著衝回越野車前,從車頂的大箱子裡取出一卷保鮮袋和幾副一次性手套扔進了史萊姆之液裡,隨後又跑回到石屋外,戴好手套,疊了三個保鮮袋,將地上的綠色魚籽裝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