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3 (2 / 2)

其實也難怪,在張寧日常接觸的這些太平道人中,多是些好勇鬥狠之輩,像管亥、程遠志、鄧茂、馬元義、周倉等人個個生得五大三粗,面色或黃或黑,就是最親近的兩個師兄,相貌也是平常。而徐晃正值青春年少,既有英武之氣,又不失儒雅之風,加上他在洛陽這種大都市生活多年,見多識廣,待人接物得體大方。

張寧因為他是自己的仇人,免不了多打量了他幾眼,不經意間竟拿他和自己的幾個師兄比較起來,不禁有些失神。徐晃那聲關切的詢問,將她突然驚醒,手摸臉頰,方覺有些尷尬,打個哈哈說道:“恩,我沒事,咱們進去細說。”

接下來的幾天,徐晃根據張寧的要求,帶著她來往於各縣之間,出鄉入村、走街串巷。張寧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這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那就是不管徐晃來到哪裡,當地的民眾對徐晃和他的官兵們都十分友好,而且很多人似乎都認識徐晃,經常可以聽到“徐將軍好!”“徐將軍早!”的招呼聲,還有人會遞上水、雞蛋、饅頭等食物,而徐晃也能叫出他們中間一部分的名字。

張寧驚奇地問道:“徐將軍,聽說你不是本地人, 怎麼會和他們這麼熟悉?”

徐晃笑笑,說道:“其實我和他們並不熟悉,只是見過幾次面而已,有些人的名字我已經想不起來了。”

張寧不通道:“那他們為什麼對你這麼熱情?”徐晃不以為然地說道:“這有什麼,軍民一家親嘛!”

這都是劉軒灌輸給他們的思想。自從徐晃、張郃重新整頓河間軍隊以後,劉軒就十分強調處理好軍民關係,嚴明軍紀,不許侵犯百姓利益,許多兵痞都被逐出了軍隊。這樣一來,老百姓對軍隊的感覺大為改觀。不僅如此,劉軒還要求他們經常組織士兵去幫助百姓幹些農活,照顧老弱病殘。開始的時候士兵們還有一些牴觸,當發現老百姓漸漸接納他們,把他們當成親人一般對待時,所有計程車兵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一種自豪感。這些士兵本來就多來自普通百姓,自己的父母家人也經常能得到來自他們中一員的幫助,這樣一來他們的幹勁就更足了,與百姓的關係也自然更加融洽了,許多百姓也更願意將自己的子弟送入軍營。

這一天,

張寧和徐晃來到高陽縣境內。張寧突然想起這裡就是師兄朱清遇害的地方,而殺死師兄的仇人便在眼前,自己這些天來竟然對他提不起恨意,不由深深自責。她看到前面有一片高土包,便將手中的馬鞭一揚,指了指那個方向說道:“徐將軍, 我們兩個去那裡看看。”徐晃沒有說什麼,朝隨行計程車兵做了個原地待命的手勢,打馬與張寧並轡而行。兩人來到高土包之上,張寧翻身下馬,佯裝仔細觀察地勢。徐晃有些奇怪,這些天來,她瞭解的要麼是當地的風土人情,要麼就道路城防,自己按照大人的吩咐,她要看什麼就領她看什麼,沒想到她今天認真看起這塊地勢來了,難道她真有求雨的本事,看中這塊地方,要興壇作法?徐晃一邊想,一邊也跳下馬,信步走到張寧的身後。張寧一直在觀察著身後的動靜,聽到徐晃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她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就在徐晃離著張寧還有半步之遙時,張寧突然轉身,一道寒光如閃電般直刺徐晃的咽喉。

徐晃前些天聽了劉軒的叮囑,一直很是小心,幾天下來,見張寧舉止都很正常,不免有些鬆懈。再說了,張寧雖然是個道士,但更是個美貌的少女,徐晃很容易便對她產生了好感,早將劉軒的話丟到了九宵雲外。

徐晃陡見寒光閃過,猝不及防之下,想要完全避開已經不可能了。徐晃將心一橫,身子微微一偏,反迎著那道寒光上前一步,只覺左肩傳來一陣劇痛。張寧一劍得手,卻不知道自己是喜是憂,她剛要收 回寶劍,卻覺得右腕一麻,頓時半邊身子使不上勁來。張寧心頭一斂,已經發現自己被徐晃扣住了右腕,自己的那柄寶劍插在徐晃的肩頭,兀自輕輕顫動。

徐晃腦海中閃過無數個念頭,這時已經明白大人說得不錯,她是來尋仇的,只是他仍然不信這樣一個美貌女子會下此毒手,沉聲喝道:“道長因何對徐某突下毒手?”

張寧看到徐晃嚴厲的神情,又見他的肩頭血流不止,不由一呆,只覺得眼中溼潤起來,嘴裡喃喃說道:“這是為什麼?”

徐晃怒道:“是我在問你!”倏爾又道:“算了,你是個女人,我不為難於你,你走吧!”

說完,他手上用力一抖,將張寧甩開三、五步外。張寧腳下一個踉蹌,卻不曾摔倒,原來徐晃使得是巧勁,給她留了三分餘地。

徐晃甩開張寧,一聲大吼,竟將那支劍生生拔了出來,肩頭上一時血如泉湧。徐晃忍住痛,將那劍擲向張寧身邊,這一下用力極猛,他受了重傷,又失了準頭,竟落在她身旁的一塊巨石上。只聽“當”的一聲響,巨石上劃出了一條深痕,迸出數點火星,那劍卻斷成兩截。

張寧彎腰拾起兩截斷劍,看著半邊身子染得鮮 紅的徐晃,淚如雨下,心頭沒來由地一痛,鬼使神差地說道:“徐將軍,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徐晃沒有說話,他內心明白劉欣說的不錯,這個女子是來找他報仇的,但他更願意相信張寧此刻說的是真的,她不是故意的。張寧不等徐晃說話,扔了手中的斷劍,走向他說道:“我常聽人說,將軍武藝高強,想試一下,不料……”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