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盃。
岑夫子,丹丘生,與君哥一曲,請君為我傾。
鐘鼓饌玉豈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賢聖皆死盡,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楊星故意操著西北口音,詞句中抑揚頓挫,手空舉著酒杯,學著醉酒的模樣,還原著李白當時情形。
“哈哈哈哈哈……”
此舉,無論是出題的小哥,還是圍觀的百姓,皆拍手稱讚著。
“這首詩,是叫惜罇空,對吧?”
小哥點頭承認。
“這首詩,與平時咱們廣傳的《將近酒》版本不同。
流傳度也沒有《將近酒》高,所以你想拿這個考我,是也不是?”
“是,先生大才!”出題小哥拱手相讓。
“哎,大才稱不上,就是略微懂些皮毛。
而且恰巧你說的,我都知道一點點罷了。
好了好了,咱們今天就玩到這裡吧,散了吧,一會這裡還抬臺唱大戲呢。”
楊星轟走一部分書生和圍觀百姓,準備上戲班木工過來搭臺。
剛想走,突然想起來什麼似的,走回來和那個出題小哥說道。
“這首詩,是唐朝時,著與長安城外的。所以咱們江浙地區的吳語,不太適合這首豪邁的詩詞。
如果你喜歡讀什麼詩詞,可以根據作詩人籍貫,作詩人所處的環境心情和地點來讀,更有一番韻味。”
轉頭,楊星又開始張羅他人,整理一些別的事情。
而最後那個出題小哥,和第一個出題小哥兩個人湊在了一起。
“我就跟你說過,他是一個妙人吧。”
“何止是一個妙人,他這個人對於詩詞的見解,比我們這些苦學之士強太多了。”
“那你的想法是?”
“我真想結識這個朋友。”
“那今天恐怕不成了,今天是廟會,會開到戌時末,亥時初。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