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都能拿下,何況他一個不是王爺的皇親呢。
現在這兩地六官敢動,那周圍的衛所和地方官,可就要升官發財了。
朱三爺憋著火氣,狠狠地瞪了縣太爺一眼,然後派人將楊星送到藥鋪,出錢找郎中診治。
至於後續朱三爺想了什麼辦法,楊星不知。
楊星只是將郎中請回寺廟,留著醫治淨衣派眾弟子的未病。
隨著楊星拿到縣太爺的批文,可以光明正大的搞事情了。
不僅僅幹活,還要四處化緣,為修建廟裡的皇帝神像。
有廟有神像,再加上不知道從哪裡搞來的經文戒律,很快,這座大慶法王廟,就輻射到了周圍各鄉鎮各府縣。
由於楊星忽悠人有一套,他教會的弟子也大差不差,跟著一起忽悠,竟然像模像樣的搞起了廟會。
與其他廟會不同的是,楊星搞的廟會,每十天就是一個聖休息日,所以每十天就是一場廟會。
又特意溝通這附近的一些商販,搞的本地的集日都沒有人準備,只剩下這個每隔十天的廟會了。
為了廟會更加的熱鬧,楊星不僅聯絡了商販,還聯絡了茶社勾欄唱戲的班子,各種雜耍舞龍舞獅的團隊,搞得比其他寺廟熱鬧多了。
有人羨慕,就會有人嫉妒。
有道是同行是冤家,冤家就是仇人。而且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各地原本香火挺旺盛的寺廟,被楊星搶了風頭之後,開始裡外搞事。
不是投井下毒,就是外面造謠,更有甚者還去了縣衙去告狀。
縣衙會管嗎?
自然是不會的。
畢竟這是朱三爺下的令,而且楊星還給帶來了稅收,何樂而不為呢?
就算他們出錢讓縣太爺管管,或者縣衙班頭去看看,也只是到的哪裡轉了一圈,拿著錢不出力罷了。
再後來,楊星挑撥了幾家意志不堅定的寺廟或者道觀,搞成一個聯歡形式的廟會。
而且廟會集市還會定時流轉,讓各地都能享受這件好事。
從而,從內部瓦解了這個小聯盟。
除了幾個硬挺的骨頭,剩下的大傢伙玩的都很開心。
有錢在從中勾連,以楊星的大慶法王廟為首的聯盟,更加的穩固。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眼前要解決的是,一眾讀書人上門挑釁地問題。
本來今年皇帝下令,改皇榜考試,為一年一次。應該會有很多讀書人為之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