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成語大明> 起源篇+草原篇 第一百七十九章 四求葉小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起源篇+草原篇 第一百七十九章 四求葉小北 (2 / 2)

葉小北從旁邊拿起一座燈樹,拆了一旁零亂的燈座,充當著教鞭,指著地圖說道:“秦國四面都是堅固的要塞,北面有甘泉高山、谷口險隘;南面環繞著涇、渭二水;右邊是隴山、蜀道;左邊是函谷關、餚阪山。雄師百萬,兵器千萬,有利就進攻,不利就退守,這是建立霸業的好地方啊。

百姓依商君法,而不敢因私事而爭鬥,還會勇敢地為國家去作戰。現在大王同時兼有地利、人和這兩種有利條件。

憑著秦國士兵的勇猛,兵器眾多,去制伏諸侯,就如同狗抓耗子那樣容易。

可是建立霸王的事業完全是輕鬆加愉快的事,可是您的臣子們卻都不稱職。

秦國現在這個局面,都是因為你的舅舅為秦國出謀劃策不肯竭盡忠心,大王的計策也有失誤。”

秦王嬴稷拱手跪在葉小北的面前,請求說道:“我願意聽一聽我的失誤之處。”

葉小北左右看了看,發現沒有人,於是小心翼翼地湊向秦王嬴稷面前,說道:“你的舅舅越過韓、魏兩國去進攻齊國,這不是個好計策。出兵少就不能損傷齊國,出兵多反會損害秦國自己。

我猜想大王的計策,一定是想讓自己少出兵,而讓韓、魏兩國多出兵來進行協同作戰。但是您又不給錢,也不給好處,還跨這麼長的距離,而且還是兩個國家,這當然不行啦。

況且曾有過這種失算的先例,先前齊王向南攻打楚國,開闢了千里之遙的領土,可是最後齊國連根毛都沒得到。難道是不想得到土地嗎,不是,是因為形勢迫使它不可能佔有啊。

各諸侯國看到齊國已經疲憊困頓國力大衰,國君與臣屬又不和,便發兵進攻齊國,結果齊國差點掛了。

由此可見齊國大敗的原因,就是因為它耗盡兵力攻打遠方的楚國反而使韓、魏兩國從中獲得厚利。這就叫傻逼啊,如果是我一個人能吃到的東西,我憑啥讓給別人,我有病啊?

大王不如結交遠邦而攻伐近國,這樣攻取一寸土地就成為您的一寸土地,攻取一尺土地也就成為您的一尺土地,此為蠶食之計。

如今放棄近國而攻打遠邦,那就太傻了。

再說,中山國方圓五百里,趙國獨自把它吞併了,功業、名聲和利益三樣東西到手,天下了沒有誰能侵害它。

現在韓、趙、魏三國地處中原,是天下的中心部位。如果齊國親近了秦國,不在派兵干預,那麼韓、趙、魏三國就能收拾了。”

秦王嬴稷想了想,問道:“可是齊國是個翻雲覆雨變化無常的國家,我無法同它親近。請問怎麼才能親近齊國?”

葉小北迴想起來自己曾經給晉王出的假道伐虢的主意,整理了一下語言,回答道:“大王可以先說好話送厚禮來靠攏它,不行的話,就割讓土地收買它。

而現在秦、韓兩國的地形犬牙交錯,秦國境內伸進韓國的土地,就如同樹幹中生了蛀蟲一樣。天下的形勢沒有變化就罷了,一旦發生變化,給秦國造成禍患的還有誰能比韓國大呢?大王不如再拉攏一下韓國,然後去打趙、魏兩國。”

秦王嬴稷想了想,說道:“我本來就想攏住韓國,可是韓國不聽,那該怎麼辦才好?”

葉小北輕咳了一聲,回答道:“韓國它不聽話,那您就進兵去攻滎陽,那麼韓國由鞏縣通成皋的道路被堵住。在北面切斷太行山要道,那麼上黨的軍隊就不能南下。

大王一旦發兵進攻滎陽,那麼韓國就會被分割成三塊孤立的地區。韓國眼見必將滅亡,怎麼能不聽從呢?如果韓國服帖了,那麼就可乘勢盤算稱霸的事業了。”

葉小北又頓了頓,說道:“只要齊韓兩個國家不敢動手,先收拾魏國,再派白起將軍領兵進攻趙國,這樣一來,稱王的霸業就定下來了。”

秦王嬴稷高興的頻頻點頭,伸出大拇指稱讚葉小北,說道:“善!先生真乃神人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