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傳承中都有類似的闡述:科技的作用是釋放生產力,當衣食住行不再是百姓關注的生存要素,生產力已經被開發到意識思想層面,物質需求被精神需求頂替變成百姓的第一追求。
八荒人從吃糊糊做鐵鍋起步,現在剛剛過上好日子就敢忘本?所以誰敢拿精神需求說事會被親媽餓上三天,然後擠眉弄眼的問:您有什麼精神上的需求儘管提,儘量滿足嘛!
傳承中有很多威力巨大的法術,比如爆炸式火球,如果老師問學生:這個法術有什麼應用?學生如果敢答:維護正義;老師會立刻分給他數噸火藥讓他去和運用爆炸火球的礦工比試誰更適合開採礦石:如果你覺得法術的研發是為了殺戮而存在,為了你的小命著想你還是使用化石能這類安全能源活的安穩些。
傳承中當然有如何運用科技守護和平的方式,該學習的人才會去掌握這部分知識,比如治安軍,如果普通百姓學這些玩意天下大亂只是時間問題!
八荒人沒有師父,只有七部仙境傳承和一部血屬性神界傳承,每個屬性的傳承內容都那麼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如果一個人去鑽研也許幾萬年時間能達到精熟的程度,如果共同屬性的人共同研究自身屬性的部分肯定會快得多,所以八王諱莫如深的屬性傳承在八荒境是人人必須學習的公共課程。
這種不同使八荒人的技能共享能力非常強,一個人不但可以擅長自己的專屬技藝,還能成為其他人的助手,甚至具有多重職業能力,雖然水平不高卻勝在一專多能。
由於靈能具備屬性情緒,更容易接受意識操控,所以文明發展的一級二級耗時非常短,從人境到人界一般只需要幾百年時間,到了第三級就要花一點時間研究原理知識,仙境和魔境的人一般需要三百年到一千年時間可以進入第四級文明,研究的深度普遍不高,解決淺層運用問題就能發展到征服整個星球的程度。
孫成棟依舊採用老辦法面對新問題:聖院維持高階領域的研究,普通課題交由八區書院解決。
八個區九個人加上各級職司人員好幾百,每一個問題都要爭吵,協商好各自的訴求再實施,這就使很多事在同一起點發端走向多個結果,例如春耕時節土屬性整地,河東李浩認為機械化農業使地表土壤越來越貧瘠,應該一次性構建二十米厚度的土層,每年消耗一米土層中的養份,中原梁闊海說這樣消耗靈能過多,應該細水長流,每年透過木屬性結合水屬性改善土壤養份。
沒有實際資料支援就沒有依據判斷誰對誰錯,於是河東採用李浩的辦法,中原採用梁闊海的辦法,追日財大氣粗採用兩者兼顧的辦法。
同樣的問題在魔修看來應該補充土壤中的元素,缺什麼養份就崩解什麼礦物,天然生長優勝劣汰才是獲得優質糧食的正確做法;而仙修主張自然恢復地力,糧食生產主要來源於靈田,崩解得到的元素集中在一起可以生產出靈糧,製做的食品只需一丁點就能維持一個人好幾天的消耗。
在八荒人看來仙魔的做法都有可取之處也都存在問題,仙修的做法不利於物種進化,掠奪性開發容易失控,魔修的做法不利於迴圈利用土地,吃了上頓沒下頓,但是他們都可以獲得優質糧食和意外進化出來的嬌貴果實。
因為不走尋常路,八荒界幾十年利用靈能發展農業得到了新物種,追日國收穫到一種奇怪的靈糧,顆粒尋常但是蘊含靈能,平常人修練血滴最多睡仨月就得醒來補充食物,否則身體會枯萎,但是吃了這種靈糧不需要睡覺就能達到修練血滴的效果。
仙魔都有類似的靈糧,但是極難培植量產,八荒界一眼望不到邊的田地裡長滿這種生命力旺盛的糧食讓仙魔抓狂,雖然蘊含靈能有限但是勝在數量多容易耕種而且便宜。
赤月的肉食和漠南的水果也有同樣成果,牛羊脊柱兩側長出靈肉,果樹上會有一兩個夜間發光的靈果,最近中原和靠山的棉田裡發現了靈棉,這些在傳承中需要刻意培植馴養才能出現的好東西、在八荒普通百姓的辛勤勞動中似乎不經意間就出現了。
靈糧和靈肉、靈果都有了偏偏沒有出現靈藥,劉念祖和龐祿雖然受罰,但是金色藥液的配方卻還在暗中悄悄儲存,雖然不敢用卻捨不得扔,而且霞光照射藥液感受到靈能的情緒並不會對自身產生副作用,只有服用以後才會被血滴吸收,如果有靈藥配伍出藥液是不是可以獲得永久感知靈能情緒的能力?
傳承上連仙界都不存在多少靈藥,仙境中的靈藥只有那麼幾種,比如無鱗魚的紫線和魚骨珠,但是王廣蒼不死心,聯合楚明遠等人遵照種地的辦法嘗試培植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