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詩會進入了高潮,而相應的科技館的展覽也進入了高潮。
長安城的居民絡繹不絕的進入到這兩大展覽。
葉繼明作為長安城的新貴當然也在前幾天收到了關於詩會的請帖。
當收到請帖的時候,自己當時還在糾結到底去不去詩會,因為自己一句詩都不會做,只會背誦唐詩三百首。
隨即決定,決定不能去詩會,否則會讓後世的李白沒有他的存在的地步。這可是對歷史最大的一次改動。
隨即,管家趙仲隱一句話說道:
“主家,這詩會必須要去,這涉及到以後葉家能不能在這長安城新貴中立足,如果這次詩會主家敗下陣以後,那麼以後在長安城新貴中的聚會中,將會再也提不起來頭了。所以這次詩會主家必須要去。”
“公子我是實在不想去,因為我實在是不懂詩,並且。。。並且。。並且。。”葉繼明說話到最後吞吞吐吐,總不能告訴他在唐朝的中期將會出現一位詩聖李白,成為千古名人。
所以葉繼明竟然一時間無話可說。
最後,被迫無奈只能去詩會了。
這是舉辦詩會的第二天。
葉繼明來到詩會的舉辦地方,這是科技館的對面。
一片用簡易柵欄圍起來的地方,感覺相當的簡陋。葉繼明知道,這是自己之前的傑作。
用各種喇叭,燈光讓鄭汝安建整個詩會場地失敗。尤其是整個詩會中間的戲臺相當的顯眼。半個戲臺在詩會中間,上面還能看見還有一些斷木在其中。
看見半個戲臺矗立在中間,葉繼明感覺相當的興奮,這是自己第一次阻擊鄭家的成功,對鄭家在自己科技館對面建設的一種成功的報復。
來到詩會的場地,在這做戲臺的旁邊,臨時搭建了一個場地,上面有一些戲子在場地上彈琴唱詩。
時不時的周圍還有人把詩句遞上來,讓這些戲子彈唱。
在彈唱完畢以後周圍還會有人對這些彈唱後的詩句進行喝彩。
喝彩完畢以後,還會拿上幾個銅錢給寫詩之人。有的寫詩之人已經收穫了不少的銅錢。
銅錢的數目就相當於對這些寫詩之人的肯定。
葉繼明在詩會閒逛,看見有一位書生被眾人圍住。
只見這位書生正在一個桌子上寫一首詩。
這位書生拿起筆,擺正姿勢,端正坐姿,開始在布上寫詩句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共聖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寫完詩句以後,輕輕的放下筆,周圍人圍過來開始一句句的細細品味這首詩句。
過了些許,周圍一片叫好聲,好詩,好詩,好詩。
“我看這詩是一首關於讀書的詩句。把對書籍的熱愛寫的相當的精彩。”一位圍觀的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