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讚乾布對小正太擬出來的國書,那是相當的重視,仔仔細細的觀看許多遍後,確定其中沒有任何的貓膩後,這才簽下自己的名字,並且承諾,日後有機會,他必然會親自前往長安參拜唐皇。
對此,小正太自然萬分的歡迎,既然已經成為了大唐的臣子,前來免聖,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甚至為了表示大唐的誠意,松贊干布在返回吐蕃的時候,小正太還命林宇率領一隊人馬,押送一批糧草前往吐蕃,用來幫助百姓熬過冬天,畢竟他們現在是大唐的子民。
至於吐蕃以後成為什麼封地,被賜何名,那都要等小正太返回長安與李二商議後,在派人前往吐蕃冊封才可以。
長安!
皇宮!
宣政殿內,李二與長孫無忌、程咬金、秦瓊等一眾老貨們聚集在一起,一個個臉色那是相當的難看。
因為他們已經收到小正太傳遞回來的訊息,遠遠不像當初求援說的那樣,事態要遠遠比他們猜想到的嚴重的多。
甚至李二的臉頰上,都掛滿了擔憂。
小正太有本事,可是戰爭並非是兒戲,無論是什麼時候,一個父親都不可能對戰場中的兒子充耳不聞。
吐蕃,不是其它國家所能比擬的。
戰士驍勇善戰不說,單單是那些百姓們,一個個也是民風彪悍的很,尤其是小正太,算上雅州城內的將士們,滿打滿算也就三萬多人,用這些人去與一個國家抗衡,實在是太難了。
這一刻,李二的心慌了,因為小正太這一次帶的兵馬,沒有一名老將,只有一個訓練不到一年的薛仁貴,天曉得他能否堪當大任。
“諸位愛卿,對於雅州的事情,你們可有什麼見解?我們是否要派援軍前往支援?”
望著眾人都不表態,李二主動打破這個僵局,此時的他,已經顧不上小正太當初立下的軍令狀,大唐現在缺誰都可以,唯獨不能少的就是小正太。
“臣認為,吐蕃將士雖然兇殘,但是在太子殿下的面前,絕對討不到半點的好處,為了防止出現意外,臣認為,派遣一隊兵馬前去支援還是十分必要的。”
生怕有人跳出來反對,長孫無忌第一個走出來,直接表明自己的態度,絲毫不提軍令狀之事,他們是主動過去支援的,與殿下求助完全是兩個概念。
程咬金與秦瓊對視一眼,顯然想要開口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對於小正太的本事,他們的心中可是有著十足的信心,天曉得他們前去支援,小正太是否會開心,又是否會接受他們的幫助。
若是不幫助的話,他們最出色的兒子也衝在最前線呢,說不關心那是扯淡,所以他們的心中很是糾結,實在是不知道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臣附議!臣也願意率領兵馬前往雅州支援太子殿下!絕對不會讓吐蕃的陰謀得逞!”
就在眾人環顧身邊人如何選擇的時候,李靖主動站了出來,直接向李二請命。
他不管殿下是否需要支援,哪怕他過去替小正太壓陣,那也是心甘情願的。